凉州:铜奔马“跃”动科学课堂

发布时间:2025-03-25 10:31:03     来源:法治甘肃网

今年春季开学以来,武威市凉州区以“解码铜奔马里的科学密码”为主题,创新推出“科学教育第一课”,通过构建“研学实证+创意实践+专家讲堂”三维课程体系,探索出一条“文化认知—科技解构—创新转化”的科教融合新路径,为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建设注入凉州活力。

在武威市博物馆和雷台汉文化陈列馆,师生们沉浸式感受铜奔马的科技魅力。讲解员从合金配比到失蜡法铸造工艺,揭秘这件汉代青铜瑰宝的科技密码;学生们动手测量铜奔马模型尺寸,分析其力学平衡原理。“铜奔马不仅是文化符号,更是古代科技的立体教科书。”祁连路小学校长孙文林表示,馆校联动的研学活动让课本知识在真实场景中“活”了起来。

凉州区各学校通过多元载体激发学生创新活力。孩子们用画笔描绘铜奔马的矫健英姿,用陶泥重塑青铜神韵,用数字技术构建3D模型,更以诗歌、故事等形式诠释文物内涵。武威第八中学的科学课堂上,3D建模与虚拟现实技术让铜奔马在科技赋能下焕发新生。“这些创新实践让传统文化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该校党总支书记张银年说。

专家讲堂成为点燃科学热情的重要引擎。在武威第二十五中学,博物馆讲解员从空气动力学、金属材料学等角度深度解析铜奔马,引发学生们关于文物用途、造型原理的热烈讨论。“系列问题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将浪漫想象转化为严谨的科学探究。”该校校长王学年表示,这种文化与科技的交融正在全区掀起“铜奔马文化”热潮。

作为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凉州区近三年累计投入2000余万元,建成全国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基地1个,全国数字校园示范校1所,省级智慧教育标杆校2所,市区教育信息示范校51所,组建科创社团213个,建成乡村少年宫40个,常态化开展科学教育活动。教育科研成果丰硕,承担省市级课题144项,在全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省级奖励131项。

“我们将持续深化馆校合作,打造具有凉州特色的科学教育新范式。”凉州区教育局局长陈学发表示,未来将进一步推动科学教育与文化产业深度融合,为全国实验区建设贡献更多经验。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李维琴 通讯员 叶祥元)

责任编辑:高富强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