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妇联系统推动形成“1234工作法” 全面排查化解婚姻家庭类矛盾纠纷

发布时间:2024-12-08 21:52:22     来源:法治甘肃网

  法治甘肃网讯(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王建庆 通讯员 席巍青)“调解工作需要讲法明理,也要以情动人、以情暖心。只有把‘鸡毛蒜皮’的小事处理好,群众才能说我们好……”日前,天祝县华藏寺镇学勤社区专职副主任、妇联执委孟学玲接受记者采访时道出了她对调解工作的理解和感悟。据了解,今年以来,武威市妇联系统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充分发挥群团组织桥梁纽带作用,针对因各类婚姻家庭矛盾可能引发的风险隐患,聚焦巾帼维权暖心行动,强基础、抓源头、融服务,全力推进婚姻家庭类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推动形成了“1234工作法”,助力主动创安主动创稳行动提质增效。

  规范“一项流程”压实工作责任。全市妇联系统建立妇联系统家庭暴力纠纷调处化解台账,明确家暴警情案件受理、调查核实和调解处理各环节的具体要求、工作时限,及时转办各县区妇联尽快参与调解处理。同时,依托甘肃省婚姻家庭矛盾纠纷预防化解“百千万”项目,与律师事务所签订法律服务合同,承接分流各类涉及婚姻家庭领域的调解案件,并实行以案定补,每个案件补贴100元。

  夯实“两个基础”提升维权能力。全市妇联系统建立市县乡村四级维权站(点)1255个、“汇聚幸福·和合之家”55个、“巾帼工作室”5个、“执委婚调工作室”25个,为开展婚姻家庭矛盾纠纷调解服务搭建平台。同时,全面推广“妇联执委+网格员”双向任职工作,现有女性网格员948名、执委网格员279名;组建市妇联法律咨询和心理咨询服务团队各1支,吸纳热心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工作的律师、心理咨询师加入调解队伍,将调解力量向基层延伸。

  强化“三个结合”筑牢源头防线。武威市各级妇联组织在化解矛盾纠纷中注重与普法宣传相结合、与家庭教育相结合、与就业创业相结合,有效做到防范在先、发现在早、处置在小,把家庭邻里、婚恋感情等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今年以来,开展“巾帼普法乡村行”等活动125场次,推荐命名各级各类“最美家庭”511户、“平安家庭”48万户,为3800名妇女提供育婴、养老护理等家政服务技能培训,引导妇女实现灵活就业。

  创新“四个方法”助力纠纷化解。纠纷调解、矛盾化解、心理疏导、家风宣讲、法律援助……武威市各级妇联聚焦婚姻家庭“小切口”,创新及时响应处理、注重情感沟通、多元化解调处、后续跟踪回访四个工作方法,努力实现家事矛盾纠纷源头化解。今年以来,已帮助195对当事人化解矛盾、修复关系。

责任编辑:高富强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