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州:“四个实战化”夯实主动创稳底板

发布时间:2024-07-25 16:09:25     来源:法治甘肃网

“真是太感谢你们了,我后续的治疗费可算是有着落了!”年过六旬的张大妈拉着工作人员的手感激地说。近日,凉州区综治中心成功调解一起重大复杂交通事故赔偿纠纷,双方达成调解协议,被告履行赔付义务。

今年以来,凉州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持续完善综治中心、网格化、“三调对接”、信息化“四个实战化”工作体系,推动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夯实主动创稳底板,打造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夯实“枫桥式”综治工作体系

“我们注重‘一站式’矛盾纠纷化解平台建设,实施多部门联合工作模式,优化‘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服务’工作体系,大大提升纠纷化解率和调解成功率。”凉州区综治中心主任蔡世海说,全区全面开启综治中心“360”全景模式,区综治中心实行重大矛盾攻坚式多元化解、社会治理精准化统一调度,重大矛盾“集结地”和社会治理“协调部”功能作用日益凸显。

同时,镇(街道)综治中心充分发挥基层治理“联络部”的平台作用,全面落实联席会议等7项制度,汇聚情报信息、化解矛盾纠纷、分析研判形势等功能不断激活。村(社区)综治中心做实工作阵地,以网格化管理为抓手,不断延伸社情民意排查触角,实现风险隐患排查整治无死角、全覆盖。

今年以来,三级综治中心共化解矛盾纠纷5820起,接受法律咨询920余人次、心理咨询28人次。

强化网格化基层治理体系  

凉州区全面落实《甘肃省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办法(试行)》,不断优化网格设置,全区1042个农村网格、408个城市网格、9个专属网格,全部实现“一格一员”。开展网格员能力素质大提升行动,对镇(街道)网格员开展集中培训6场(次),实现了“人员全覆盖、工作能上手、线上会工作”。

加强网格员日常管理,实行“三亮三晒”,通过公示牌、挂图作战等形式亮明网格员身份、联系方式和工作职责,每月晒出成绩、考评得分和优秀网格员,不断增强网格员身份意识和责任意识,使其真正成为维护安全稳定的有生力量,打通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

构建规范化“三调对接”体系  

凉州区巧用“中医之术”植根基层治理,依托县综治中心,探索实行诉调、警调、访调多元解纷机制,打造“矛盾化解在萌芽、纠纷调解在基层”一体化、一站式平台,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坚持调解优先、应调尽调,不断推进诉调对接,把适宜调解的民商事案件全部进行诉前调解。今年以来,全区诉前调解矛盾纠纷分流、调处率分别达70%、72.53%。

完善信息化共享共用体系  

凉州区充分运用平安甘肃信息化支撑管理平台,严格落实日报告、日研判制度,实现精准发现问题、及时对接需求、综合研判形势、提前预防风险的有机结合,及时收集研判风险隐患,全面归集、共享调用,为微观解决群众个性诉求和宏观批量处治风险提供有力支撑。今年以来,收集并跟踪办结安全隐患问题5.57万件,矛盾纠纷3836件,构建了数字化网格工作体系。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王建庆)

责任编辑:高富强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