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古浪县黑松驿镇地湾村的董某有7亩地,同村的李某未经董某同意擅自在董某田地耕种,导致两人发生矛盾冲突。当地综治中心立即介入调解,调解员充分利用多元化解机制,做足双方当事人的工作,李某同意3000多元土地流转费转给董某,双方当事人握手言和,成功化解这起矛盾。
今年以来,古浪县坚持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为导向,把群众路线贯穿到基层社会治理各项工作中去,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依托综治中心建立诉调对接中心,将适宜诉前调解的矛盾纠纷分流到各级综治中心,依法调解、妥善化解,努力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当地,解决在萌芽状态,便捷高效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以群众路线走实基层治理路径
古浪县积极发动群众,广泛吸纳“两代表一委员”、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负责人、物业公司负责人、社区民警、楼栋长、网格员、热心居民、志愿者等群众力量,不断凝聚共建共治共享整体合力,积极参与主动创稳行动、网格服务管理和公共事项办理,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枫桥式综治中心”高效解纷
“今年以来,黑松驿镇在市、县两级政法委的指导下,进一步转变工作理念,靠实工作责任,以平安建设、主动创稳工作为载体,深入推广新时代‘枫桥经验’。全镇共调处矛盾纠纷9起,调处成功9起,调处率为100%。”古浪县司法局黑松驿司法所副所长李相林说。
黑松驿镇持续推进镇村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推进“枫桥式综治中心”建设,真正实现实体化建设、规范化运行、高效化服务,切实做到“中心吹哨、部门报到”。充分发挥网格化服务管理作用,对网格管理人员进行培训,结合“百日攻坚”行动,做到矛盾纠纷隐患排查全覆盖,隐患问题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解决。古浪县各乡镇在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过程中,推动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有效疏导了民意、凝聚了民心,促进了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都有成就感的生动局面。
以实践彰显新时代“枫桥经验”
古浪县围绕“综治中心+网格化+信息化”实战运行要求,不断推进县、乡两级“枫桥式综治中心”建设和矛盾纠纷化解“一站式”平台建设,推动矛盾纠纷一网通办、一网统管,对群众反映的信访问题,采用“分级诊疗”“坐堂会诊”模式,按照“宜调则调、宜诉则诉、诉调对接”原则,做到受理、分流、办结、反馈有效衔接,缩短了调处周期,及时有效地回应了群众诉求。通过具体实践,探索形成了以“理、信、法、德、实、正”服人服众的“六字”“马有信调解工作法”和以“爱心、耐心、诚心、公心、初心”化解矛盾的“刘贵五心调解法”。截至目前,古浪县20个乡镇(街道)大力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实体化运行,建成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202个,挂牌成立诉前对接室20个,各级综治中心加挂“网格化管理服务中心”“矛盾纠纷化解中心”牌子,建成“一体化”“一站式”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平台。组建22个特色矛盾纠纷调解室、296个人民调解组织、59个专业性行业性调解组织,1375名人民调解员,1月至9月累计参与898件矛盾纠纷调解,成功调处892件,调处率达99.3%,抓前端、治未病,抓末端、治已病,推动化诉止争向少诉无诉转变。(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王建庆)
责任编辑:韩小月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