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镇:倾心描绘乡村振兴美丽画卷
新甘肃·甘肃法制报 记者 苗丰俊
今年以来,嘉峪关市新城镇聚焦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沿着“一融合三转变”发展路径,着力构建“一线三链五区”发展格局,扎实开展乡村发展、乡村建设等工作,推进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不断描绘乡村振兴美丽画卷。
美丽的嘉峪关市新城草湖一角。8月22日拍摄 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苗丰俊 摄
高位谋划新布局
新城镇着力构建“一线三链五区”产业发展格局,沿S595打造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经济线,构建精细蔬菜、优质饲草、高效制种“三个万亩”产业链。逐步形成主粮生产区、精细果蔬区、优质饲草区,高效制种区、农旅观光区五大产业发展模块。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进一步美化靓化乡村环境。
稳住农业基本盘
以“四个到位”,即惠农粮食补贴落实到位、党员干部包抓责任到位、经营主体示范带头作用发挥到位、农业技术指导到位。切实扛起粮食安全政治责任,以建设主粮生产区为核心,落实落细市级下达粮食播种任务3.84万亩。
提升产业新优势
新城镇加快精细蔬菜、优质饲草、高效制种“三个万亩”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加快推动长城村精细蔬菜基地、新城村青贮饲料种植加工存储、野麻湾村农产品集散综合服务区等项目建设,打造多个产业链重要支点。新城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示范推广机械化、标准化蔬菜种植500亩,产业发展效益提升。以“企业+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对接祁牧乳业公司流转农户土地1800亩种植青储玉米,带动种植青储玉米、苜蓿、燕麦草4500亩;领成瓜菜等合作社带动种植高效制种1.62万亩,巩固提升全镇农业产业发展优势。
打造宜居美家园
新城镇以S595沿线生态环境提升为主线,深化全域无垃圾专项治理,组织开展环境卫生整治100余次,清理非正规垃圾点2轮次34个。采取“一看二比三评四汇报”的方式组织开展环境整治评比活动5次,有效推动整治工作取得实效。着力加强环境保护,完成新城草湖、河道巡查27次;秸秆禁烧巡查150余次,清理回收地膜66.7吨,农村生活垃圾清运率达到90%以上,乡村颜值不断刷新,生态环境不断改善。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