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润南湖 情暖万家
——嘉峪关南湖社区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苗丰俊
近年来,嘉峪关市钢城街道南湖社区始终秉持“德润南湖,情暖万家”的服务理念,以增进辖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切入点,将深化基层党建、优化服务水平、细化社会治理同培育文明新风、共建和谐家园紧密结合起来,打造了一个集思想引领、道德教化、文化传承等多功能为一体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深化阵地建设 打造立体网络
“南湖社区借助社区图书室、科普体验馆、民族团结宣传长廊等阵地载体,采取上门宣传与主题宣讲相结合的方式,通过播放红色电影、开展集中宣传、参观教育基地等活动,用居民喜闻乐见的形式讲理论、讲政策、讲道德,做好群众喜爱的‘家常菜品’,让创新理论成果飞入了寻常百姓家。”采访中,退休老干部刘老说。
社区工作人员在暖心服务群众。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苗丰俊 摄
南湖社区依托网格精细化管理,通过开展入户走访、暖心帮扶、居民议事等形式,精准了解群众需求,设置志愿服务项目,整合在职党员、热心居民、辖区党员等各界力量,培育邻里互助、守望相助、患难相恤的社会风尚,打造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新阵地。以南湖社区“居民通”微信小程序为依托,通过可视化技术,搭建了一个集通知公告、政策解读、热门资讯、党建动态、社区新闻等内容为载体的信息发布平台,积极探索网络志愿服务、线上党员志愿活动等新形式,把“云平台”打造成线上学习传播科学理论的大众平台、加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云端”阵地、培养时代新人弘扬时代新风的精神家园。
深化活动内容 培育文明新风
“我们以巩固党史学习教育成果为依托,紧紧围绕‘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等和居民生产生活、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主题活动,同时邀请专业讲师、处级领导干部、老干部、老党员等开展‘四史’学习教育活动,用小案例展现大蓝图,回应居民对美好的生活的向往,增强群众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南湖社区党委书记、社区服务中心主任高云介绍。
南湖社区以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为依托,广泛发动党员居民参与评议,通过开展“最美家庭”“身边好人”“好媳妇、好婆婆”等评选活动,推选了一批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户,褒奖善行义举,大力宣扬身边好人先进典型事迹,以先进典型教育居民、鼓舞居民、引导群众在参与实践中提高道德素养,营造“文明实践,你我同行”的浓厚氛围。以在职党员“双报到、双服务、双评议”活动为抓手,紧紧围绕居民“下单”、社区“派单”单位“接单”“三单”模式,将线上“有事你说”与线下志愿行动相融合,持续开展包街行动、免费义诊关注健康、走访慰问、上门服务等活动,把准民意“经脉络”,推动志愿服务制度化、精准化、常态化。
深化文明建设 发挥治理效能
“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在基层社会治理领域具有独特优势和价值,持续深化大党委牵头、包联小区共建、志愿服务共抓的治理机制,充分发挥辖区单位、业委会、物业公司、在职党员、楼栋长、志愿者作用,通过居民团座会、人大接访日、政协议事会等形式,在协商议事中,切实解决了一批居民反映强烈的‘急难愁盼’问题,架起一座为民服务的连心桥。”社区党委副书记张强说。
南湖社区以“三官一律”进社区活动为重要抓手,组建了一支由法律专家、网格员组成的普法小分队,深入各个居民小区,通过与群众“面对面、心贴心”的交流,有效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矛盾纠纷及涉法涉诉问题,极大提升法治文化的感染力,实现普法宣传“进小区”“进单元”“进家门”“进人心”。坚持把加强道德涵养作为社会治理关键点,准确把握居民的生活和心理需求,以业缘、地缘、趣缘、技缘等为依托,通过开展法律讲堂、科普宣传、戏曲串烧等活动,实现文艺润泽,引导广大群众在实践参与中培育文明习惯和社会公德。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