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关市文殊镇塔湾村:把矛盾纠纷解决在最基层

发布时间:2022-04-05 20:37:08     来源:法治甘肃网

为持续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促进矛盾调解工作精准发力,有效联结基层治理“神经网络”,今年以来,嘉峪关市文殊镇塔湾村秉承“早排查、早发现、早化解”的工作理念和“源头管控、联动融合、多元共治”的工作思路,靶向“问诊”、查缺补漏,切实将各类矛盾风险发现在早、化解在小、解决在最基层。

文殊镇塔湾村坚持选优配强,及时调整村委会下设的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成员,在全村矛盾调解、保稳促安方面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梅书记,我们院子后面自来水管线漏水,把要种的地给泡了。”村民毛某到村委会说。近两年水冲式户用厕所改造以及自来水人饮管线改造施工结束后,部分地段排水管沟填土未夯实或管线漏水等问题偶有发生,导致群众对施工质量产生异议。对此,塔湾村第一时间开始商议解决对策,一方面及时联系镇政府及施工单位,说明情况的紧急性和重要性;另一方面动员自身力量,组织机械及志愿服务人员对塌陷部位及时填土夯实,同时利用灌溉时机对位于道路上的管线进行淹水操作,解决后续塌陷隐患。在近一月的努力后,工程方面存在的问题目前已全部解决完毕,对于部分村民的损失通过及时协调并给予相应补偿,并达到百姓满意的效果。

6666

       人民调解员调解邻里矛盾纠纷。新甘肃•甘肃法制报首席记者 苗丰俊 摄

矛盾纠纷调解工作中,塔湾村坚持以人民群众满意为标准,能解决的一定解决,无法解决的协调解决,分类施策、精准施策,在工程建设、婚姻家庭、生产生活、民生民情各个方面担负起促进和谐稳定的光荣职责。

“不是我要给村上找麻烦,书记你们给我评评理,一下雨就淹我家的院子,时间长了墙都要被雨水泡塌了。”村里有两户刘姓村民,他们是仅有一墙之隔的邻居,但就是因为只隔一堵墙,每逢夏季阵雨雨水就会从一家屋顶流入另一家院内造成积水和墙体起皮的情况,从而产生摩擦。为了不让摩擦进一步扩大,塔湾村调委会了解情况后立即上门劝解,分别和两户村民充分沟通并交换想法,组织了一次“三方会谈”,开诚布公地将事情摊在在桌面上说开,调解过后,双方农户均表示会将自家房顶进行疏水改造,并对庭院进行硬化。

“像这样的邻里摩擦很难避免,产生了矛盾之后村民也想解决但有些抹不开面子,所以我们就要做细做实排查和调解工作,共同解决好民生问题。”塔湾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兼人民调解委员会负责人梅建国说。

近年来,塔湾村以“崇德”“孝善”底蕴为基础,不断拓展完善乡村综合治理体系建设。一方面完善“软约束”,创新落实好“三会一课”等制度,让党员干部在基层治理中起到模范作用;加强法规政策学习,提高群众法治意识和学法、守法、用法能力;打出“厚德塔湾”的“德”治名片,加强宣传教育,让村民形成以“德”为荣的荣誉感和新风尚。另一方面制定“硬标准”,压实村组干部岗位责任,明确工作分工,做到各司其职、事不避责、高效合作;严格执行基层治理“网格化”管理制度,确保网格员在其位、担其责,做好矛盾排查、安全生产、民生服务等工作;持续实行民主集中制,充分发挥村民参与自治的重要作用和优势,同时及时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做到因地制宜、内容具体、可行性强,切实发挥出预防化解矛盾纠纷的“压舱石”作用。

责任编辑:高富强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