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关市钢城街道“小马扎”宣讲队搭起党群“连心桥”

发布时间:2021-10-18 16:05:00     

共建和谐美好社区

——嘉峪关市钢城街道“小马扎”宣讲队搭起党群“连心桥”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嘉峪关市钢城街道在14个社区成立122人的“小马扎”宣讲队,充分发挥“小马扎”宣讲队日常化、多元化优势,把支部、网格、楼宇、庭院、公园等地方变为宣讲“基地”,深入开展面向基层、面向群众的分众化、互动化宣讲活动,引导居民参与社区治理,广泛征求群众意见,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

把“根”扎在群众心里(10208473)-20211018083435_极光看图

“小马扎”宣讲队队员在社区宣讲 党史(2021 年 5 月 19 日拍摄)。

“小马扎”宣讲队以党员群众需求为突破口,将学习内容与基层治理、民生发展需求相结合,将理论宣讲与为民实践相结合,与邻里议事相结合,用真人真事真心话、真情真意真感受,讲述红色故事、发展故事、身边故事。

“‘小马扎’宣讲员把党的好声音、好政策带到了我们身边,我们对党的政策、党的光辉历史了解得越来越深。没有党的好政策,就没有现在的好生活,我会更加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采访中,工人师傅江华微笑着说。

“李大钊同志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也是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 10月13日下午,钢城街道兰新社区“小马扎”宣讲队队员陈月英在社区凉亭为居民宣讲党史。

“这次我收集了中国共产党的创立、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开辟等相关资料,根据社区特点精准讲学,根据居民、党员文化水平,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逐条讲述给他们,确保学有收获、学有成效。”陈月英说。

近日,“小马扎”宣讲队深入网格、楼栋,向广大党员群众积极宣讲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宣讲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读“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等方面的内容,并分享了抗战期间发生的可歌可泣的少数民族群众为红军战士送盐巴、送衣服和鞋的故事,以及身边涌现出来的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少数民族代表闫桂珍老师,社区“民族团结进步家庭”沙全德等先进人物的事迹,让在场群众深刻理解了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的内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作为社区‘民族团结进步家庭’代表,今后要继续团结群众、凝聚群众,积极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活动,促进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听完宣讲后,“民族团结进步家庭”代表沙全德激动地说。

宣讲中,宣讲队员们还利用手机移动客户端便捷、互动等优势,采取集中连片的形式,帮助社区党员安装“学习强国”APP、关注党建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平台,引导党员在“指尖”智学党史。

“我们在宣讲党史的同时,还倾听居民群众心声,了解他们想什么、干什么、盼什么。‘小马扎’宣讲队在深入居民家中宣讲的同时,将群众的所思所想记录下来,反馈给党委、政府,成为连接政府与居民沟通的桥梁纽带。”党史宣讲团团长、钢城街道党工委书记邓拜仓说。

通过以“讲”促“学”、以“学”促“干”方式,钢城街道引导各族群众同心同行、同频共振,共建和谐美好社区。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小马扎”宣讲队共宣讲300余场次,受众11000余人,收集人民群众意见建议180余条,解决了社区群众“急难愁盼”事60余件,为民办实事、办好事800余件。(新甘肃·甘肃法制报首席记者 苗丰俊 文/图)


责任编辑:高富强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