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密“网格”办实事 精细服务暖民心
——嘉峪关紫轩社区以四级治理绘就民生幸福图景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李维琴
网格连民心,服务暖万家。今年以来,嘉峪关市钢城街道紫轩社区以党建为引领,深耕“社区—网格—楼栋—单元”四级单元治理模式,通过建强队伍、全机制、整合资源,将治理触角延伸至每家每户,用“小网格”托起群众“大幸福”,绘就基层精细化治理的民生新图景。
“人在格中走,事在网中办”。网格队伍是精细化治理的核心力量。紫轩社区打破传统治理壁垒,构建起“专职网格员+兼职网格员+志愿者”的复合型队伍:按照1名网格员负责300户的标准,常态化开展政策宣传、信息采集、矛盾调解等工作;吸纳300余名离退休党员干部、热心居民担任楼栋长、单元长,第一时间发现楼道堆物、邻里纠纷等“微问题”;同时联合辖区学校、医院、企业,组建“法律维权”“健康义诊”“家电维修”等6支志愿者服务队,通过网格服务日活动已服务居民500余人次,让治理力量真正沉到基层一线。
在夯实队伍基础的同时,紫轩社区以“群众需求在哪,服务就跟进到哪”为导向,聚焦民生诉求快速响应,建立“收集—分流—处置—反馈”闭环服务机制,确保居民诉求“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社区通过“线上+线下”双渠道收集社情民意,线上依托社区微信群、政务服务平台让居民随时发布诉求,线下设立“民情意见箱”倾听群众心声;针对收集到的诉求实行分级处置,一般性事务由网格员现场解答或协调解决,较为复杂的问题通过社区“两委”班子会议集体研究、明确责任人和解决时限,涉及多部门协作的难点问题则及时上报街道协调;处置结果还会通过电话回访、上门告知、社区公示等方式反馈给居民,让整个处置过程公开、公正、透明。
基层治理不是社区“单打独斗”,而是需要多方力量共同参与。紫轩社区以“党建+网格”为纽带,积极整合辖区内党建、政务、社会等资源,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格局:联合18家单位党组织成立“网格党建联盟”,定期召开党建联席会议共同研究解决辖区治理难题;同时引入同福社工、猎人生存学校、悦居相伴专业服务组织,开展“漆扇轻摇,非遗流彩”“书海畅游,阅享4·23”“追寻红色记忆,筑牢党性根基”等特色服务活动10场次,精准服务“一老一小一困”群体260余人次,让网格服务更有支撑、更有力量。
紫轩社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织密织细“网格”,以更优质的服务、更务实的举措提升精细化治理水平,让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家门口不断升级。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