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嘉峪关市雄关街道昌盛社区的王阿姨最近发现,小区飞线充电乱象彻底消除,新增休闲座椅便民实用;以往需要依赖社区解决的事务,如今居民也能自主参与决策……这些喜人变化,源于昌盛社区推行的“自治提升行动”。该行动以党建为核心引领,构建社区、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公司“四方联动”机制,通过“四步走”工作法,推动社区治理从“简单包揽”向“多元共赢”转变。
第一步:党建引领聚合力 党员带头解民忧
昌盛社区将党组织触角延伸至基层末梢,构建“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党员中心户”三级组织体系。7个网格均设立党支部,推选“党员中心户”担任联络员,确保居民诉求“随时找得到人”,并同步推行“党员包片、群众点单”的服务模式,党员主动认领政策宣传、矛盾调解等任务,累计解决电动车充电难、停车秩序混乱等民生问题18件,形成“党员带头、居民跟进、同向发力”的治理氛围。
第二步:议事协商从“旁观者”变“决策者”
针对“加装休闲座椅”“更换老旧路灯”等居民关切的“小事”,昌盛社区按“有阵地、有制度、有队伍、有流程、有成效”的“五有”标准,建立了社区议事点。居委会、业委会定期召开议事会议,推动民生事项落地。此前,国家电网计划更换小区变压器,部分居民因担忧影响生活提出反对。社区立即启动“线上征集+线下走访”调解模式,组织电网工作人员、居民代表、物业三方面对面协商,最终妥善中止施工并恢复路面原貌,让居民诉求真正成为社区治理的“风向标”。
第三步:“四方”联动优服务 精准对接民生需求
昌盛社区牵头组建社区、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公司“四方”服务联盟,聚焦“一老一小”重点人群,开展“暖邻”系列服务。联合医疗机构成立“暖邻服务队”,为940名60岁以上老人建立健康档案,提供上门义诊服务;联动大学生志愿者组建“暑期帮帮团”,为未成年人开展课业辅导。同时,组建5支“搭把手的温暖”志愿服务队,提供免费理发、家电维修、法律咨询等便民服务。目前,物业公司对居民诉求响应率达100%、办结率超90%,通过微信群实时公示办理进度,群众满意度持续提升。
第四步:文化搭台促融合 邻里关系“升温提质”
为拉近邻里关系,昌盛社区挖掘居民中的文化“达人”,组建凤舞舞蹈队、常青舞蹈队等6支文体队伍,常态化开展公益舞蹈教学、红歌沙龙等活动。今年以来,已举办“非遗社火闹新春”“灯暖照柔心”“邻里厨艺PK”等主题活动15场,参与居民超2000人次。其中,“厨艺PK”活动不仅让居民分享美食,更成为交流育儿、养生经验的平台,不少原本互不往来的邻居,借此成为熟人、朋友,社区凝聚力显著增强。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李维琴 通讯员 田默涵)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