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连社区:多元解纷织密“平安网”

发布时间:2025-09-22 14:40:18     来源:法治甘肃网

“以前小区漏水纠纷得跑好几趟,现在网格员上门就帮着协调好了,省心多了!”家住祁连社区的王阿姨笑着说。雄关街道祁连社区将新时代“枫桥经验”融入基层治理日常,用一套多元解纷“组合拳”织密平安防护网,让辖区居民的幸福感、安全感看得见、摸得着。

“有事找网格员,准没错!”这是如今祁连社区居民常挂在嘴边的话。社区在组织体系上花足“绣花功夫”:以党委书记为“领头人”成立矛盾化解工作领导小组,定期研判;搭建“一委一中心”架构,综治中心、人民调解室等6类工作室集中“办公”,联合社区调委会形成专业调解平台;以28个管理网格为基础,构建“社区-网格-楼栋”三级调解网络,网格员任组长,在职党员、楼栋长、志愿者为调解员。目前,社区已组建各类调解小组及机构50余个,80余名专职调解员活跃在街头巷尾,借助“1+3+M+X”网格下沉力量与“三官一所一律”专业支持,真正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矛盾不上交”。

“没想到这么快就调解完,还能拿到司法确认书,心里很踏实!”刚解决完经济纠纷的居民李先生感慨道。为让矛盾化解更高效,社区打破“各自为战”的局面,整合人民调解委员会、“晓霞舒心调解室”“老戴矛调室”等平台优势,实现“一站式接待、一条龙调处、一揽子化解”。

“这些宣传册讲得很明白,以后遇到事就知道咋解决了。”在社区法治宣传活动现场,居民张大爷拿着资料认真阅读。近三年,社区借着“八五”普法、“宪法宣传月”等契机,办了10余场次法律讲座,提供500余人次咨询,发了5000余份宣传资料。小区广场的法治宣传栏、楼道里的文化墙,还有调解时的“以案说法、以事释法”,让“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渐渐成为居民共识。

在源头治理方面,社区把“话筒”递给居民,定期召开民主议事协商会、业委会会议,居务、财务全公开,保障居民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近三年协调解决老旧小区改造、停车位增设、健身器材配备等民生热点难点问题100余件,件件办到居民心坎上;心理咨询室,专业团队随时提供咨询疏导,从根源上减少因心理问题引发的纠纷。

如今走进祁连社区,邻里少了争执、多了招呼,物业投诉少了、好评多了,居民们不仅主动参与社区建设,还常把“有困难找社区”挂在嘴边。这张由多元力量织就的“平安网”,正稳稳守护着居民的和谐生活。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李维琴)

责任编辑:高富强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