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和谐之风吹遍社区每个角落
——嘉峪关嘉北社区创新推行“联合诊疗”工作法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李维琴
“以前邻里拌嘴、家里闹矛盾,总觉得没处说理,现在社区像‘家庭医生’一样,主动上门了解情况,还帮着找办法解决,心里踏实多了!”说起嘉峪关市雄关街道嘉北社区的矛盾调解工作,居民们纷纷点赞。
近年来,嘉北社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创新推出“联合诊疗”工作法,以“巡诊、会诊、下药”三步流程破解矛盾纠纷难题,让和谐之风吹遍社区每个角落。
不管是家长里短的小摩擦,还是苗头性的小问题,都逃不过网格员的“火眼金睛”。居民王女士因装修噪音与邻居闹僵,网格员上门“巡诊”时察觉不对劲,主动拉着双方坐下来沟通,没等矛盾升级就化解了。
如今,社区通过这样的方式,对出租大院邻里矛盾、家庭纠纷等问题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为后续化解工作抢得先机。
“这起经济纠纷涉及合同条款争议,得从法律层面把权责讲清楚,同时也要考虑双方的实际困难。”在嘉北社区综治中心会议室里,这样的矛盾纠纷“会诊”时常上演。
社区调解委员会联合“三官一律一所”专业力量,围着案例资料展开讨论,依托综治中心例会与矛盾纠纷分析研判会平台,以“一案一剖析”的严谨态度,从法律适用、人情事理、社会影响等多维度剖析问题根源。社区为每起矛盾“量身定制”化解方案,既解当下事,又防后续问题。
曾有两户居民因宅基地边界起争执,“会诊”时,民警讲相邻权法规,律师析法律责任,调解员聊邻里情分,最终不仅明确了边界,还帮双方解开了心结。
“小矛盾用情解,大纠纷依法办。”这是嘉北社区矛盾调解的“用药准则”。
面对邻里小摩擦、家庭口角,社区工作人员和热心群众化身“和事佬”,拉着当事人在院子里摆张桌子,泡杯热茶,用家常话化解隔阂;遇到复杂纠纷,则启动多部门协同机制,形成化解合力。
如今,走进嘉北社区,邻里间互帮互助的场景随处可见。数据显示,社区矛盾纠纷发生率同比大幅下降,复杂问题妥善解决率显著提升,居民安全感、满意度节节攀升。
责任编辑:高富强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