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救助是守护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兜底网”,更是筑牢民生底线的“最后防线”。近年来,嘉峪关市钢城街道明珠社区立足辖区老龄化程度较高、流动人口较多的实际,以“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为导向,做细做实社会救助工作,用暖心服务为困难群众撑起一片晴空。
“王阿姨,您老伴的慢阻肺好点没?现在社会救助政策又有新调整,这是具体流程单。”这样的场景,是社区网格员每周入户的日常。社区组建“网格员+楼栋长+党员志愿者”排查队伍,每周走访低保家庭、特困人员、重病患者等重点群体,既宣传最新救助政策,又细致记录家庭人口变化、健康状况、就业收入等动态信息,建立“一人一档”电子台账,实现数据及时更新、需求即时响应。
去年冬天,网格员走访时发现独居老人马阿姨因身体原因生活无法自理,第一时间协助申请临时救助和居家养老服务,落实护理补贴,让家属感动不已。如今,社区已实现困难群众识别准确率100%、救助申请响应时间不超过24小时,真正做到“早发现、早介入、早救助”。
为让群众少跑路,社区优化“申请—审核—公示—发放”全流程,在便民服务大厅设立救助专窗,配备2名熟悉政策的专干,对申请人实行“一次性告知、手把手指导”;审核环节采取“线上数据比对+线下邻里走访”相结合的方式,既核实家庭经济状况,又了解实际困难程度,确保应保尽保、应救尽救。
针对行动不便的群众,社区推出“代办帮办”服务,由网格员上门收取材料、代为申报。去年以来,社区救助事项平均办理时限缩短至15个工作日,群众满意度达98%以上。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李维琴)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