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社区:多元解纷打出“组合拳”

发布时间:2025-08-25 15:45:33     来源:法治甘肃网

“三楼王阿姨家天花板又滴水了,楼下张大哥的火气隔着屏幕都快冒出来了。”近日,嘉峪关市钢城街道明珠社区网格员小李刚在网格群刷到这条紧急消息,没等回复,就揣上笔记本往单元楼赶,最终化解了一起因楼上漏水引发的邻里纠纷。

近年来,在社区推行“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后,这样的邻里摩擦早已不是难啃的“硬骨头”,反倒成了街坊间拉近距离、增进理解的契机。  
社区服务中心的“和为贵”调解室里,木质长桌总擦得锃亮。墙上的电子屏滚动着最新进度:“某小区停车纠纷已调解”“家庭赡养问题跟进中”,旁边“心灵港湾”服务室的沙发上,心理咨询师正轻声安抚因邻里噪音焦虑的住户。这方不大的空间,藏着社区化解矛盾的“组合拳”:社区“两委”成员带着民情日志随时记录,民警老郑的警务室与调解室仅一墙之隔,律师每月定时“坐诊”,连退休法官张大爷都成了常驻调解员,居民笑着说:“有矛盾不用跑远,这儿啥‘药方’都有。”

最让人安心的,是那股“众人拾柴”的劲儿。之前某栋楼因加装电梯闹得不可开交,三楼以上盼着方便,一楼担心遮光,网格员小周索性把会议室搬到了楼下凉亭。她请来住房城乡建设局专家画图纸算日照,让律师讲解民法典相关条款,再拉着大家“换位思考”:“要是咱爸妈住五楼,爬楼多费劲?”三番五次聊下来,居民们自己商量出了补偿方案,签字那天,有人特意买了水果,说“吵归吵,还是一家人”。这样的故事在社区里不少见:物业纠纷让“法律明白人”来评理,广场舞音量争议靠居民代表定规矩,连孩子间的打闹,都能让家长们坐下来约法三章。

线上线下的“双轨”调解,更让矛盾化解快了不少。凌晨1点,网格员曾通过视频连线,让出差的业主、值班的物业经理和楼下住户“云碰面”,半小时就解决了水管爆裂的赔偿问题;社区微信群里,“有事@网格员”成了默契,谁家漏水、哪块地砖松动,消息一弹,很快就有回应。明珠社区已把“小事不出社区”的承诺,融进了柴米油盐的日常。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李维琴)

责任编辑:高富强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