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区通过打造多种特色课堂,奏响红色强音

发布时间:2025-08-25 10:24:13     来源:甘肃法治报

“这样的讲解我们一听就懂,政策到底咋回事,这下心里有数了!”李大爷笑着竖起大拇指。近日,嘉峪关市钢城街道新华社区的一处居民楼院里,“小马扎”宣讲队与居民围坐成圈,用拉家常般的话语解读党的最新惠民政策。

从养老补贴到医保报销,从就业帮扶到社区改造,一个个民生热点被讲得明明白白,现场笑声、掌声此起彼伏,气氛格外热烈。

这生动的一幕,正是新华社区党员教育“四大课堂”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鲜活缩影。社区党委以“四大课堂”为抓手,让党的理论在基层落地生根,让党员教育充满烟火气与实效性。

在理论学习的主阵地,新华社区党委把政治理论学习当作党员教育培训的关键,推动形成社区工作人员集中学、在职党员广泛学、居民党支部党员全面学的“三学”模式。而“小马扎”宣讲队活跃在凉亭、楼院、围墙角,把党的理论政策、惠民政策用“大白话”“家常话”讲给居民听。

“指尖课堂”则打破时空限制,将传统线下学习与现代线上学习相结合,依托甘肃党建App、远程教育平台等,社区打造“永不下课”的“掌上课堂”,利用微信公众号、支部微信群推送学习内容,鼓励党员利用碎片时间线上自学。同时,通过“互动式”线上“云党课”和“微宣讲”等形式,让党内组织生活更具吸引力。

“一线课堂”让党员教育与为民服务同频共振。社区打造“党建+网格”治理模式,让党员中心户、民情联络员化身基层“触角”和“探头”,入户听民情、集民意。今年以来,通过这一模式开展各类活动65场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28件。同时,推行“主题党日+志愿服务”制度,设立党员先锋岗,组建先锋志愿服务队,党员主动参与各项为民服务工作,开展志愿服务活动20余场次,100余人次党员投身其中,在实践中锤炼党性、践行初心。

“清廉课堂”为党员干部筑牢思想防线。社区将廉政教育融入日常,通过组织党员干部研读法律法规、观看警示教育片、参观廉政教育基地等形式,强化纪律意识。先后召开警示教育大会4次,组织观看警示教育片43次、参观廉政教育基地4次,开展廉政谈心谈话25人次,让清廉之风浸润人心。

从理论宣讲到实践服务,从线上学习到廉政教育,新华社区以“四大课堂”奏响红色强音,让党员教育接地气、有活力、见实效,更让群众感受到党组织就在身边、党员就在眼前。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李维琴)

责任编辑:高富强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