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软实力”成为社区治理“硬支撑”
——嘉峪关南湖社区创新打造“五色”党建品牌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李维琴
今年以来,嘉峪关市钢城街道南湖社区党委创新打造“五色”党建品牌,在社区治理中点亮“中国红”。这抹红色不仅串起了党建与日常工作的“千丝万缕”,更让看不见的党建“软实力”,变成了摸得着的社区治理“硬支撑”。
红色阵地里的学习热潮,是“先锋红”最鲜活的注脚。社区党委把“第一议题”制度落到实处,党建室、党群服务站、文旅别院会议室里,“书记领航 归巢聚心”座谈会上思想碰撞,“流动党员趣味运动会”中笑声飞扬,党员们的心越聚越近。
“飞线充电终于整治了!”居民的点赞,是“和谐蓝”的生动答卷。在职党员“双报到”的脚步踏遍小区,27条来自居民议事会的“金点子”,让充电桩安装、杂物清理等“微实事”一件件落地。32名微网格长成了“行走的广播”,搬个小马扎坐在居民身边,用“大白话”讲医保、说反诈,20多场接地气的宣讲,把政策春风吹进千家万户。党员中心户穿梭在楼栋间,调解纠纷、收集民意,鲜红的党旗在网格里高高飘扬。
小区里的“绿色约定”,藏着“生态绿”的暖心密码。社区党委牵头,居委会和物业坐在一起“唠家常、解难题”成了常态。网格员化身“观察员”,记下居民对房屋维修、绿化养护的诉求;物业人员走进网格,用专业服务回应期待。你来我往间,小区环境越来越美,服务越来越贴心,一幅“党委引领、多方联动”的和谐画卷徐徐展开。
广场上的欢歌笑语,是“活力橙”的动人旋律。200多人的“暖南”志愿服务队里,32名大学生志愿者青春洋溢,群众点单、志愿者接单的“五单制”,让20多场志愿服务精准对接需求,人均40多小时的坚守,暖了邻里心。邻里文化节上舞姿翩跹,红歌传唱时掌声雷动,“祥龙辞岁”“聚自治之力”等20多场活动,2000多人次参与其中,文化惠民的“温度”,让幸福生活持续“升温”。
老人脸上的笑容、孩子眼中的星光,是“关爱金”的温暖注脚。高龄独居老人家里,社区工作者上门认证、排查隐患,一句句叮嘱藏着“点对点”的牵挂;“伙伴领航站”里,假期兴趣小组、研学活动让1000名青少年收获成长。5名困难青少年有了“爱心妈妈”结对帮扶,12次慰问如暖阳照心,“一老一小”的幸福清单,写满了社区的牵挂与守护。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