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路为媒 路畅人安暖民心——嘉峪关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对标“双十条”措施积极履职

发布时间:2025-07-31 14:37:50     来源:法治甘肃网

七月的河西走廊,热浪正炙烤着大地。纵横交错的公路线上,一群身着橘色工装的养护人员往来穿梭,俯身检测路面、开展日常巡查、研判复杂路况……他们用脚步丈量公路的每一寸脉络。这正是嘉峪关公路事业发展中心严格对标省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年初印发的《2025年服务高速公路十条措施》《2025年服务农村公路十条措施》,积极履行服务职责的生动写照。

技术扎根乡土

让公路服务浸润民生温度

为助力地方农村公路高质量发展,嘉峪关公路事业发展中心组建了技术团队在C083线上,技术人员手把手指导机械设备操作,精准到“再往回调5度”的细节;在X303线的水泥路面上,他们蹲在灌缝处,当场制定修复方案,让每一处都得到及时回应与解答。

(AqEY配图)以路为媒 路畅人安暖民心(42400606)-20250731144003 拷贝

技术人员现场制定修复方案。嘉峪关公路事业发展中心供图。

技术的传递不仅停留在操作层面,更延伸至制度建设的深处。针对农村公路防汛抢险、冰雪灾害等专项应急预案的修订,以及“十四五”迎国评内业资料的整理,帮扶人员带着模板逐页讲解,将抽象的要求转化为具体的步骤。与此同时,嘉峪关公路事业发展中心试验室的检测人员在S595线、X304线等路段,对沥青路面裂缝处质量、交通标线的厚度与逆反射系数进行细致检测,用毫米级的精度筑牢质量防线,11公里示范路段的打造,不仅是技术成果的展示,更是民生温度的延伸。  

应急服务前置

让公路暖意贯穿行程始终

在G30高速公路XK2427+900处,嘉峪关公路事业发展中心的监管巡查人员曾遇到这样一幕:一辆货车因燃气耗尽陷入困境,正当司机焦急无措时,监管巡查人员一边耐心安抚司机情绪,一边迅速联系运营单位,帮助滞留货车重新启动上路。这样的应急服务场景并非个例。截至目前,嘉峪关公路事业发展中心累计处置各类应急事件5起,救助司乘人员12人次。 

深耕“服务高速公路十条措施”的内涵,意味着将暖意融入日常监管巡查的每一个环节。无论是为受困司机递上的一瓶水,还是紧急调配的一箱油,这些看似微小的举动,让奔波在路上的人们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  

协同织密网络

为公路安全构筑坚实屏障

公路安全的保障,离不开多方力量的协同联动。在S301线、G312线和S305线的养护现场,一场别开生面的观摩交流会正在进行。来自嘉峪关市交通运输局、省公航旅集团高速运营酒泉分公司以及科研院所的代表们,围绕半柔基体大空隙沥青混合料的抗车辙性能、桥梁加固技术以及智能预警设备的应用展开深入研讨,为破解养护难题提供了新思路。

这种协同不仅体现在技术交流上,更融入了高速监管全过程。嘉峪关公路事业发展中心联合地方交通、气象、公安等“一路多方”部门,在汛期、暑期与出游高峰期“三期”叠加之际,共同分析研判公路运行状况,优化协作流程,强化分级管控,落实预警“叫应”机制,实现了隐患线索与应急资源的实时共享。截至目前,发送整改通知单24份,工作提醒函2份,检查问题62条,用严格的监管为公路安全筑牢防线。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李晓云 通讯员 陈梦思)

责任编辑:高富强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