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里同声颂党恩 红歌嘹亮聚温情

发布时间:2025-07-22 14:41:18     来源:法治甘肃网

  当《十送红军》的旋律在广场上响起,72岁的老党员张桂兰握着邻居李建国的手轻轻打着节拍——这对曾因楼道堆物红过脸的老邻居,此刻正并肩站在合唱队伍里,用沙哑却饱含深情的嗓音唱出共同的心声。

  近日,这场由嘉峪关市钢城街道居委会主办的“邻里同声颂党恩 红歌嘹亮聚温情”邻里文化节联欢晚会,不仅是一场红色盛宴,更成了化解隔阂、凝聚人心的“治理密码”。

千余居民同台唱红歌

  这次红歌展演由街道14个社区居委会联合组织,14支队伍、1400余名参与者中,有白发苍苍的老党员、下班赶来的上班族,还有带着孩子的年轻父母。《我最爱的祖国》《打靶归来》《英雄赞歌》等28首经典红歌轮番上演,台上歌声铿锵,台下掌声雷动,熟悉的旋律让在场居民不约而同地跟着哼唱。

  “以前住对门都叫不出名字,现在一起练了三个月歌,谁家孩子放学没人接、谁家老人需要搭把手,大家都门儿清。”阳光社区的王大姐笑着说。

  在王大姐所在的队伍里,有位独居的退休教师刘大爷,起初总躲在排练队伍最后排,如今却成了领唱——因为排练间隙,大家总围过来听他讲红歌背后的故事。“现在他见谁都乐呵呵的,上周还主动帮隔壁楼的小夫妻照看孩子呢!”

从点头之交到守望相助

  晚会的动人之处,不止在舞台上。三个月的排练期里,社区的活动室每天都热闹非凡:楼上的王姐发现楼下李哥总跟不上节奏,特意在家录好伴奏带送过去;平时见面只点头的张大姐和刘大姐,因为合唱时总抢拍,索性约着每天早上在公园练声,如今成了“忘年交”;年轻人小王则带着笔记本,认真记下老人们讲的红色故事,再用短视频拍出来发在社区群里,引来一片点赞……

  “最难忘的是排练《复兴的力量》那天,65岁的赵叔突然在队伍里哭了。”居委会成员周敏回忆,赵叔的儿子在外地工作,平时总独来独往,那天唱到“风雨中挺起胸膛”时,他抹着眼泪说:“没想到这么多人陪着我,比自家孩子在身边还暖。”这些藏在排练场里的细节,正是“远亲不如近邻”最生动的注脚。

用余热焐热社区治理

  在忙碌的人群中,一群胸前别着红袖标的老人格外显眼——他们是钢城街道204名居委会成员,平均年龄62岁,却管理着一支由1494名楼栋长和4509名单元长组成的自治队伍。

  这支“白发管家团”的力量,在筹备晚会时尽显无遗:有人挨家挨户通知报名,有人协调场地电源,还有人专门给行动不便的老人安排座位。

  就像70岁的居委会成员刘建国说的:“我们这群人,离岗不离党,就想趁着身子骨还行,把街坊邻里拧成一股绳。”

  如今,在他们的带动下,社区里“吵架找调解队、困难找互助组”成了新风气,连物业费收缴率都比去年提高了23%。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李维琴)

责任编辑:高富强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