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关紫轩社区将党建活力转化为治理效能

发布时间:2025-06-30 11:00:36     来源:法治甘肃网

“四度党建”勾勒温暖人心幸福图景 

——嘉峪关紫轩社区将党建活力转化为治理效能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李维琴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一颗真心暖一方人。在嘉峪关市钢城街道紫轩社区,党建不是挂在墙上的标语,而是融入万家灯火的生动实践。

  今年以来,紫轩社区创新推行“四度党建”工作法,从红色教育的思想沃土,到矛盾调解的治理现场,从充电桩安装的民生小事,到邻里欢聚的文化盛宴,以四个维度精准发力,将党建活力转化为治理效能,把“问题清单”写成“幸福答卷”,在基层一线勾勒出温暖人心的幸福图景。

政治引领有高度:红色教育浸润人心

  紫轩社区党委创新打造“沉浸式教育+体验式服务”模式,以小区网格党支部为阵地,开展“红色教育铸党魂 赓续精神传信念”主题党日活动。

  该社区通过创新“小马扎+微宣讲”流动课堂,在端午等传统节日开展“粽情端午话党恩”等活动,让红色教育更接地气。

  今年端午,社区工作者和老党员们围坐在一起,一边包粽子一边讲述党的光辉历程,小朋友们也听得津津有味,现场欢声笑语不断,粽子的香气与红色故事交织,让红色基因在欢乐氛围中传承。

  针对12名长期在外的流动党员,紫轩社区党委采用“网络连线+信纸传情”方式,确保学习教育不断线。流动党员李先生在外地工作,通过网络连线参与组织生活后激动地说:“虽然人在异乡,但通过视频看到熟悉的面孔,听到熟悉的声音,感觉特别温暖,党组织时刻都没忘记我们。”

社区治理有力度:多元联动化解矛盾

  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紫轩社区组建老党员、居委会等服务队,开展维稳巡逻、安全巡防等工作,实现综治网格全覆盖。创新“网格+调解”模式,联动派出所、司法所等多方力量,形成治理合力。

  今年年初,小区内两户居民因装修噪音问题产生激烈冲突,甚至差点动手。网格员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联合派出所民警、社区调解员,多次上门调解,从情、理、法多角度耐心沟通,最终两户居民握手言和,装修户调整施工时间,被影响的住户也表示理解。2025年上半年,累计排查化解婚姻家庭、邻里纠纷等各类矛盾76件,化解率达100%,真正做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为居民解“事结”更解“心结”。

为民服务有速度:精准施策回应需求

  紫轩社区党委聚焦7803户居民关切,通过“网格问需+实地走访”,精准摸排充电桩建设需求。

  辖区居民王阿姨经常为电动车充电发愁,“以前电动车充电要从家里拉线下来,既不方便又不安全,现在下楼就能充电,太方便了!”截至目前,紫轩社区已建成284个电动车智能充电桩、14个汽车充电桩,彻底消除“飞线充电”安全隐患。

  同时,社区联动共建单位开展“童心向党 爱在六一”慰问活动,为3户6名困境儿童送去关爱,用实际行动传递温暖。

  在慰问活动中,志愿者们不仅为孩子们送去了书包、文具等学习用品,还陪孩子们做游戏、讲故事。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小女孩小雨,在收到漂亮的新书包后,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邻里和谐有温度:文化活动凝聚人心

  紫轩社区党委以网格为单元,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上半年累计举办“一周网格”“一格一特色”等主题活动17场次,激发居民参与热情。

  在“邻里趣味运动会”上,设置了两人三足、跳绳接力等项目,居民们不分年龄、不分职业,纷纷组队参赛,加油声、欢笑声此起彼伏,平时不太熟悉的邻居们通过活动变得亲密起来。

  在民族团结宣传月期间,社区党委组织专题宣讲、民族故事分享等系列活动,营造“共居共学、共建共享”的浓厚氛围。回族居民马大姐分享了自家传承几代人的美食制作故事,现场还带来了亲手制作的特色点心,邀请大家品尝,不同民族的群众围坐在一起,品尝美食、交流故事,增进了彼此的了解与情谊。

责任编辑:高富强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