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幸福在网格中“生根发芽”
——嘉峪关明珠社区“四心工作法”提升网格服务质效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李维琴
今年以来,嘉峪关市钢城街道明珠社区以“四心工作法”为破题之钥,将网格化服务打磨成基层治理的“金字招牌”,网格员用脚步丈量每一寸土地,以真心回应每一份期待,在点滴服务中织就幸福网,让社区治理既有精准施策的力度,更饱含为民服务的温度。
细心织密治理网 民情底数“一口清”
“公租房3号楼新入住家庭信息待更新”“独居老人张大妈家漏水问题需跟进……”翻开网格员小马的网格日志本,密密麻麻记录着以上内容。这些琐碎小事的妥善解决,一点点勾画出社区治理的生动图景。
针对公租房住户流动性强的特点,明珠社区推行“三清三熟”(家庭情况清、人员类别清、问题隐患清,重点人群熟、服务资源熟、矛盾焦点熟)工作标准,并绘制可视化“网格服务矩阵图”。
今年4月,网格员小陈在巡查中发现,公租房5号楼新搬来的李女士一家满脸愁容。小陈深入了解后得知,李女士因不熟悉周边环境,孩子上学路线规划成了难题。小陈立即将情况录入台账,主动对接学校,不仅规划出安全便捷的上下学路线,还细心标注沿途的便利店、药店等便民设施位置。这样精准的服务,正是社区通过动态更新特殊群体台账、开展高频次走访实现的。
今年以来,社区已完成40余条公租房信息更新,精准识别并解决居民需求20余项,真正做到“人在格中走,事在网中清”。
贴心服务零距离 民生实事“马上办”
在明珠社区,网格员化身“全能管家”,以“15分钟便民服务圈”为目标,为居民提供全方位贴心服务。针对行动不便的高龄老人,网格员联动“公益理发师”上门服务;依托“线上点单+线下跑腿”模式,为独居老人代办退休认证、代购生活用品。社区党委整合资源,培育“先锋红”政策宣讲、“关爱金”互助关爱等五色民情服务队,精准对接居民“微心愿”。
78岁的赵奶奶患有腿疾,常年无法下楼理发。网格员得知后,每月固定邀请“公益理发师”上门服务,还定期帮忙打扫卫生、采购药品。
今年,明珠社区根据居民线上“点单”,已为5个小区加装100余件健身器材、20余张棋牌桌、300余个充电桩。这些“家门口的幸福”让居民真切感受到“需求有人听,事情有人办”。
恒心激发自治力 共建共享“聚合力”
明珠社区打破“单打独斗”模式,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与12家“互联共转”单位签订协议,开展党建联建、普法宣传等活动;引入健康保健、公益维修等自治队伍,依托每月“125”便民服务日,为居民定制多样化服务。
在与辖区医院的党建联建活动中,医生们不仅为居民提供义诊,还手把手教老人使用健康监测设备;退休居民陈阿姨自发组建民间小调表演队,每周三在社区音乐室开展活动,吸引众多居民参与。如今,社区里“熟人越来越多,心也越贴越近”,居民从“旁观者”变身“主人翁”,共同描绘社区治理新图景。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