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嘉峪关市钢城街道新华社区,一个个不起眼的小网格,正迸发出基层治理的大能量。今年以来,新华社区积极探索“网格+”模式,聚焦民生热点、难点,将主动创稳工作落到实处,让群众真切感受到社区治理的温度与力度。
“网格+宣传”让法治意识深入人心。新华社区采用“线上+线下”双渠道,线上依托居民微信群、公众号推送普法知识,线下通过集中宣讲、入户走访,将宪法、民法典等法律法规以及防诈反诈、反邪教知识送到居民身边。社区法治长廊、居民说事室成为普法“微课堂”,定期开展的典型案例警示教育,让居民群众听得懂、记得住。此外,居民议事协商制度成效显著,截至目前,共召开各类会议8次、征求意见建议18条,开展集中普法宣传活动5次,发放宣传资料600余份,充分调动了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
“网格+调解”成为化解矛盾的有力武器。新华社区整合多方资源,创新推出“民警+网格+物业+居委会”全网格排查调解模式。不久前,两户居民因房屋漏水问题发生争执,网格员第一时间联合物业、法律顾问上门调解,经过多次耐心沟通,双方最终达成和解。社区还充实调解队伍,加强业务培训,并建立“网格初调、社区综调、多方联调”机制。截至目前,11件涉及婚姻家庭、邻里关系等各类矛盾纠纷已全部化解,真正实现了矛盾不出网格。
“网格+治理”筑牢了社区安全防线。新华社区坚持将平安建设贯穿治理全过程,通过网格自查与集中排查,对矛盾纠纷、安全隐患等建立“清单式”管理台账,明确责任人和整改时限。在一次安全检查中,网格员发现某老旧小区消防通道被堵塞,迅速联合相关部门督促整改,及时消除了安全隐患。同时,新华社区建立案件回访机制,网格员通过入户走访、电话沟通等方式,对当月化解的问题进行100%回访,确保群众诉求得到有效解决。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李维琴)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