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嘉峪关市钢城街道紫轩社区以党建为引领,创新运用“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在基层治理领域持续发力,为居民幸福加码,书写出温暖人心的基层治理答卷。
党建引领做“加法”
“王大爷,这个月的最新政策来啦,我给您读重点!”4月的一天,社区党员小李拿着“红色学习包”,又一次来到老党员王大爷家中,为行动不便的老人送学上门,这是紫轩社区党员“五色”管理制度下的日常一幕。
紫轩社区通过“绿、蓝、黄、橙、红”五色标记党员情况,为不同群体党员精准实施“带学、督学、送学”机制,确保每位党员都能紧跟党的步伐。依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持续深化党员思想教育。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带动党员和志愿者们积极投身环境整治、关爱孤寡老人等活动。
深化服务做“减法”
“楼道杂物清理了,消防通道畅通了,我们住得更安心!”4月29日,紫轩花园小区居民张阿姨对网格员的工作赞不绝口。
依托“田字型”基层治理体系,紫轩社区将5个小区划分为24个网格,组建网格微信群,让服务直通居民“指尖”,缩短服务距离。网格员联合物业、在职党员、志愿者,常态化开展各类服务。在防范电信诈骗宣传中,他们自编顺口溜,走街串巷普及反诈知识;在燃气安全排查时,手把手教居民正确使用燃气。
多方联动做“乘法”
“多亏社区帮忙,我们的矛盾才顺利解决!”5月5日,因停车位问题闹得不可开交的两户邻居,在社区“大党委”的调解下握手言和。
紫轩社区搭建“大党委”平台,多方联动,整合老党员、退休干部、民警、法律顾问等多方力量,形成基层治理“乘法效应”。推行“党建+共建”模式,有效整合资源,与辖区单位对接形成“三项清单”,逐步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大党建”工作格局。
精细服务做“除法”
“家里漏水的问题,网格员第二天就帮我解决了!”4月30日,居民李女士对社区的“未诉先办”机制竖起大拇指。
紫轩社区通过网格员入户走访,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着力消除民生痛点。针对居民反映的宠物扰民、邻里纠纷等问题,社区联动各方力量,逐一“销号”处理。这些实实在在的举措,将群众的急难愁盼一一化解,让幸福在细节中绽放。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李维琴)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