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12年里,嘉峪关市信访局人民信访接待中心副主任高建福妥善处理了5400余件各类信访事项,群众满意度达100%。他始终将“为民解难,为党分忧”的政治责任扛在肩上,把群众的疾苦放在心上,展现出埋头苦干的实干精神、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甘于清贫的奉献精神。2022年5月,高建福荣获“全国信访系统优秀投诉办理员”荣誉称号。
情系信访守初心 为民服务担使命
群众之事无小事。高建福始终将群众利益置于首位,坚持以解决问题为核心,认真处理好每一件信访事项。他以“人民满意窗口”创建活动为契机,努力将群众网上信访的“中转站”打造为解决诉求的“终点站”,着力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近年来,他致力于将网上信访打造成信访主渠道,充分利用各种场合和机会,对群众开展网上信访的宣传与引导,努力实现“让群众少跑路,让数据多跑路”的工作目标。
每日上班伊始,高建福做的第一件事便是打开电脑,查看有无新的信访投诉以及正在办理的信访件进度。正是凭借这种持之以恒的敬业精神,使得他办理的信访投诉件及时受理率和按期答复率均达100%,切实做到信访投诉事事有回音。
5月12日,高建福在居民家中走访。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苗丰俊 摄
心系群众解忧愁 细微之处见真情
多年来,高建福在处理群众投诉过程中,践行“案件办理微笑服务、6329018热线服务、深入群众走访服务、8小时外延时服务、结案事了回访服务”五项服务内容。他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无论群众诉求大小,都认真办理并积极协调解决,绝不让群众满怀希望而来、带着失望而归,真正将信访平台打造成了便民利民的服务平台。
2019年8月,外地来嘉务工人员张某某反映,其3个月前与他人发生交通事故,对方迟迟未支付医疗费用,多次与对方协商无果,向多部门反映也无结果,且自身生活困难,无法继续治疗。高建福自费购买水果前往医院探望张某某,用自己的真情稳定了信访人情绪,同时详细了解事情始末,还主动与法律援助中心工作人员联系,帮助张某某寻求法律援助,最终通过“法”与“情”的结合成功化解了这起信访事项。张某某的家人特意送来一面锦旗,以表达对高建福的感激之情。
躬身力行尽职责 维护稳定促和谐
高建福始终恪尽职守,用自己的满腔热忱忠实履行着一名信访工作者的职责。2023年在国家信访局办信司跟班锻炼期间,他以“眼睛瞪得大大的”的态度,认真办理群众来信,绝不让任何一个事项在自己手上延误。对于涉及人数多、具有苗头性、倾向性的来信,他及时编报信息综合材料上报,确保经手的信访问题得到稳妥处置。周末,他还自觉到岗加班办信,确保群众来信能在第一时间得到处理,其办信量在办信司地方跟班锻炼干部中位居首位。
2022年5月,市民赵女士投诉邻居将楼道公用电接入她家电表的问题。接到投诉后,高建福前往赵女士家了解情况,得知这一问题赵女士与邻居协商了3个月仍未解决,双方关系已十分紧张。高建福意识到若不能及时解决,很可能导致矛盾激化,引发更大的纠纷。于是,他耐心细致地了解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并请供电部门工作人员测算了5年来接错照明产生的费用后,组织赵女士、邻居和开发商进行调解,经过5次调解,终于圆满解决了这一问题。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作为一名党员,高建福在日常接待群众来访过程中,对一些可能诱发极端事件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坚持做到防范到位、措施到位,充分发挥信访部门“防火墙”“稳压器”的作用,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苗丰俊 )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