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嘉峪关市钢城街道坚持党建引领,主动担当作为,以打造新时代社会治理典范城市为契机,统筹做好普法宣传、纠纷化解、法律服务、多元共治等工作,强化基层法治建设,奏响“法润钢城”新乐章。
贯穿红色党建“引领线”
用活“互联共转”机制,推进“党建红”与“司法蓝”有机融合,派出所、司法所、城管大队、市场监管分局等部门在职党员担任社区“大党委”委员,通过联席会议、实践活动,协商解决矛盾纠纷、治安维稳、隐患整治等基层治理难点,打造“党建引领、崇法善治”的多元治理新模式。
2023年,召开各类联席会议60余场,开展共建活动80余次,完成大众社区电动车棚修建、建林小区楼道便民扶手安装、福苑小区下水道改造等239项为民办实事。
打造法治文化“风景线”
坚持主题鲜明、突出特色等原则,结合辖区建设需要,建成朝晖法治文化广场、明珠法治民主路、建设法治文化楼等家门口的法治文化阵地11处,设置134个法治宣传栏和14个法律图书角,营造出“抬头见法、驻足学法、心中有法”的浓厚法治氛围。
打造“建设姐姐”“朝小宣”微视频宣传账号,征集普法视频8部,直观、形象释法说理,筑牢“线上法治阵地”。深入推进法律“七进”活动,集中开展普法宣传100余场次。举办邻里文化节联欢晚会,创作法治剪纸、快板、童谣等法治文艺作品,让群众在享受文化熏陶的同时,感受法治力量。
筑牢纠纷化解“防控线”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配齐配强“1+3+M+X”网格力量,完善“网格+社区人民调解+专家团队”三级调解组织,198个网格探索建立“1+1+N”的法治队伍,建成15个民意说事点、498个居民议事群,以“早、勤、准、实、快”为总基调,全面排查风险隐患、防范各类重大风险、优化治理效能,推动常态化维稳,化解矛盾纠纷隐患928件,收集社情民意673条,解决各类诉求500余条,联合消防、派出所等单位排查整改隐患1500余处,实现了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群众满意度、幸福感明显提升。
守好法律服务“保障线”
汇聚法治资源搭建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成14个律师工作室和法律便民咨询台,推行“巡诊+坐诊+会诊”服务模式。“法律明白人”常态化“巡诊”,提供法律咨询、普法宣传,搜集法律诉求;社区律师驻点“坐诊”各社区,点对点、全覆盖满足居民法治需求;“三官一律一所”集中“会诊”解决“疑难杂症”,全年提供法律服务1万余次。(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苗丰俊)
责任编辑:韩小月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