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以来,为培育积极阳光社会心态,守护基层长治久安,嘉峪关市雄关街道嘉北社区积极打造“心灵驿站”工作品牌,立足心理健康服务社会大众,多措并举织密社会心理服务网格体系。
主动宣传 正向引导
撑起心理健康“保护伞”
通过积极开展社会心理服务“六进”行动、全环境立德树人心理健康宣讲等活动,社区持续做好心理健康科普,将心理健康知识普及与提升群众满意度有机融合,倡导“人人都是自己心理健康的第一责任人”理念,提升辖区居民对心理健康知识的知晓率。定期组织开展心理健康知识科普宣讲活动,根据群众心理健康需求,邀请专家,采取上门宣讲、健康大讲堂、义诊、公益咨询等方式主动宣传精神心理疾病防控及心理保健等知识。并结合日常入户走访,对辖区居民心理健康素养水平开展调查,及时全面掌握辖区居民心理健康状况。
纾困解难 畅通渠道
织密心理健康“安全网”
为方便辖区居民求助,社区依托心理援助热线,安排专人值守,随时为面临重大挫折、家庭变故或有心理障碍的居民提供心理援助服务,并根据实际情况转介到线下干预,做到关口前移、防治结合。截至目前,已累计接听心理援助热线2次,不断加强心理危机干预和援助队伍建设,将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援助纳入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进一步提高社区对突发公共事件的整体处置能力,有效提升辖区突发事件后心理危机干预水平。
创新服务 聚焦重点
筑牢心理健康“守护墙”
嘉北社区创新社会心理服务和心理危机干预措施,将心理疏导服务引入信访、政法、民政等工作,从源头预防和消除不稳定因素。加强对辖区特殊群体社会心理服务,建立健全重点人群信息库,完善网格内重点人群工作台账,对矛盾突出、生活失意、心态失衡、性格偏执等重点人群,持续开展人文关怀和跟踪帮扶,着力做好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社区矫正人员、残疾人、失独家庭等重点人群服务管理。在春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组织社区对特殊人群慰问活动,每周组织网格员开展入户摸排走访活动,助力特殊人群重新融入社会,提高他们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苗丰俊)
责任编辑:韩小月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