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嘉峪关市钢城街道建林社区坚持党建引领,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创建“三力”融合机制,着力打造社区治理工作新亮点,居民群众获得感、安全感和满意度明显提升。
党建引领 铸牢核心力
社区党委坚持“党建引领、文明提质、治理强基”的工作思路,积极构建“大党委,大治理”工作格局,吸纳辖区单位党组织负责人担任兼职委员,每季度召开党建联席会,共商社区建设,充分发挥凝聚作用,因时因地为居民提供优质高效服务,形成“党建引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驻共建”的良好局面。在社区党委的带领下,设立16个网格支部,联合11家共建单位共同组建“红色联盟”,落实“组织联设、队伍联建、活动联办、阵地联用、事务联商”工作机制,将社区党员和互联共转单位在职党员,合理分配到16个网格中,形成了纵向“社区大党委+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单元长”和横向“小区联合党支部+各行业联合党委”的“红色融合”工作机制。
居民自治 提高参与力
社区遵循“民主协商,依法界定”的原则,建立“居民议事会”,以小区业主委员会为主体,吸纳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邀请小区物业管理工作人员、网格长、楼栋长、单元长等参与,尽可能涵盖小区建设和居民生活相关的利益关联人群,依托楼栋自治组、小组自治站、社区协商议事委员会三级居民自治互助体系,按照提事、议事、决策、办事、督查、答复“六步协商法”,协调解决居民反映的个性化琐碎问题和公共事务,让社区事居民议、居民管。充分发挥“大党委”政治功能,深化拓展“互联共转”“红色物业”“社区管家”“居民议事会”等基层社会治理模式,推动基层社会治理联动化。聘请辖区公安、法院、检察等部门退休人员组成法律服务队伍为社区居民开展法律咨询、心理辅导、矛盾调解、摸排走访等服务。
多元共治 凝聚联动力
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组织的优势,用好用活“1+3+M+X”网络管理联动响应体系,并将“三官一律”“两代表一委员”等多方资源纳入下沉网格,充分发挥其智能团作用,健全发现问题自下而上、解决问题由上而下倒逼性的双向对流机制,及时有效处理居民反映的房屋漏水、婚姻纠纷、暖气不热、狗患扰民等困难诉求,形成全面掌握社情、随时反映民意、及时发现问题、高效化解矛盾的社会治理长效机制,让群众的“急难愁盼”更快更好在网格内得以解决,遇到社区无法解决的问题,会迅速启动“网格吹哨,部门报到”机制,根据“哨源”,确定“哨声”,紧急哨立即办,攻坚哨2小时内必须报到。相关部门迅速“应哨”,根据轻重缓急情况,汇聚协商处理意见,规定时限办结,监督机构督促执行,真正杜绝“议决后而不行”。(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苗丰俊)
责任编辑:韩小月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