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嘉峪关市钢城街道大众社区坚持以“大党委引领、社会化服务、网格化治理”为理念,积极探索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路径,通过多元化、贴心化、便民化治理,主动靠前服务,以社区“微治理”奏响居民“幸福曲”。
“微共治”多元化
奏响治理“幸福曲”
社区注重发挥社区党委“同心圆”作用,不断完善社区服务水平,形成“服务居民不漏户,党群融合心贴心”的长效机制,以党建引领“绣花针”串起基层治理“千条线”。充分发挥网格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从居民最关注、最盼望解决的小事、实事、难事做起,常态化开展辖区环境卫生“一难两乱”、隐患排查、矛盾化解等工作。同时依托微信群积极主动与辖区居民互动,交流意见与建议,实现党建联合、服务聚合、文化融合新模式,携手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守护辖区治安平稳有序。
“微服务”贴心化
奏响治理“惠民曲”
社区努力构建领导有力、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的文明社区,依托“康大哥”志愿服务队,围绕居民需求,打造“宣传、巡查、便民、爱心、文化、为老”等六大方向的服务,常态化开展关爱空巢老人、平安创建、邻里文化、困难群众慰问等行动。努力做到居民反映的问题有人接、有人管、有人办,变“等居民反映”为“替居民代办”,变“被动化解矛盾”为“主动解决问题”,以形式多样的关爱活动拉近邻里关系,用“微关爱”奏响社区治理“惠民曲”。
“微实事”便民化
奏响治理“服务曲”
社区把居民自治体系融入网格化治理,推动党建引领与居民自治工作深度融合。构建精细化网络组织体系,线上采用“网格化+互联网”工作法,让居民足不出户随时享受网格“指尖上”的服务,拓宽社区居民诉求新渠道。线下采用“网格化+铁脚板”工作法,做到管理在“网”上提速,服务在“格”中提效。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有效解决健身器材更换、道路扩建硬化、新能源电动车充电桩安装、停车棚搭建、“同心廊”照明灯安装、停车位施划、大众嘉园业主自治、休闲座椅安装、爱心驿站设立、安全顶棚安装、便民共享工具柜设立、乒乓球活动室扩建等为民办实事31项。打造全覆盖、全天候、全方位的社区管理和服务,努力实现民情无遗漏、管理无缝隙、服务无盲点的工作目标,达到党员带领居民互帮互助自治的效果。(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苗丰俊)
责任编辑:韩小月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