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嘉峪关市钢城街道建设社区以“书写‘家’文化,凝聚‘家’力量,精细化服务,让党组织放心,让居民满意”为宗旨,以打造新时代社会治理典范城市为契机,将“家文化”融入社区各项工作,逐步建立起“烟火味、人情味、市井味”交织的宜居宜业新家园,让居民感受家门口的幸福。
社区开展“幸福树下”议事, 为群众解决“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收集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和意见建议。(2023年5月19拍摄)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苗丰俊 摄
读者家
尽享家门口书香
社区坚持以人为本,持续丰富“书香社区,悦享生活”内涵,打造了100余平米全天开放“读者书房”,藏书近3800册,图书涵盖古典文学、现代文学、诗歌散文、儿童读物、百科全书、自然科学等种类。图书室常设26个坐席,室内环境整洁,书目分类有序,为居民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同时,社区开展“亲子阅读 书香建设”“读书分享会”“弘扬传统文化 喜庆元宵佳节”猜灯谜、老年人爱国诗歌朗诵会等活动10余场,全年参与人数300余人,让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在社区蔚然成风,让“书香”成为社区最鲜明的文化符号,让阅读真正走进千家万户,在全民心中“生根发芽”。
便民家
多类服务添温情
社区通过资源融合,把辖区单位凝聚为“家成员”,将居民需求与各单位供给相链接,实现“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通过“流动茶摊”“幸福树下议事”掌握居民需要,召开“大党委”联席会,将居民需求与“家成员”供给相链接,开展“党员结对 暖心帮扶”“相约星期六”“银龄互助”等活动,通过关爱帮扶、精神慰藉、矛盾调节的方式,建立“人与组织”的连接,以多种多样的便民服务让幸福更加有温度,推行“红色物业贴心管家”项目,构建“社区党委-小区物业和业委会联合党支部-楼栋红管家-单元长”组织体系,把居民需求与物业服务精准对接,共同探讨解决小区公共设施、环境脏乱差等“堵点”“难点”问题,通过一系列活动,把服务切实送到居民的心坎上,提升了居民的归属感、获得感。
暖心家
真情关怀暖人心
社区着力构建“远亲不如近邻”的和谐邻里关系,围绕“四条主线”(“爱在邻里、爱在小区、爱在建设、爱在我嘉”),探索推进“236工作法”,搭建了57A楼院议事厅、幸福树下议事会、墙上便捷留言板等平台,协商解决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25件。扎实做好“一站式”矛盾纠纷排查处理化解工作,实现调解矛盾不过夜、服务保障不打烊、办理事项不出门,排查并化解婚恋、邻里纠纷等各类矛盾纠纷83件。社区以“精心组织、精细关怀、精准帮扶”为原则,通过一对一助老“连心卡”为105名独居、残疾、空巢等特殊人群提供身体健康、安全防护和心理慰藉等方面服务,彰显了“以家为家”的暖心情怀。
多彩家
文明实践展风采
聚焦“一老一小”,社区多方链接资源,将互联共转单位、辖区商铺、快递小哥、邻里街坊、热心居民等资源凝聚到“家”中,充实“一家亲”志愿服务力量,探索实施“党员结对 暖心帮扶”“银龄互助”项目,组建了“红色集结号”“建设姐姐”“邻里帮帮团”“青年加油”等志愿服务队伍,全年志愿服务80余次服务居民3000余人。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社区按照“一月一安排、一周一活动”目标,组织开展“写春联、送祝福”、“魅力女性 快乐巾帼”联欢会,以及“以果会友 果汇真情”趣味水果拼盘制作活动、“剪纸话未来 文化润童心”橙色丰收课堂、“和谐一家亲 •居民趣味运动会”等丰富多彩的文体娱乐活动20余次,服务居民1000余人。评选出16户辖区“最美家庭”、1户“最美退役家庭”、17名优秀党员、5支优秀党支部,让居民“自己”参与到“家”的事务中,实现自家人管自家事。(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苗丰俊)
责任编辑:韩小月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