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嘉峪关市雄关街道人民社区把加强党的组织建设作为深化社区治理的切入点,积极打造社区“党建+”工作模式,把党建工作与社区其他工作有机融合,不断延伸社区服务触角,提升社区治理质效。
“党建+居民自治”壮大社区治理“骨干力量”
人民社区坚持以健全基层群众自治机制为目标,以扩大有序参与、推进信息公开、加强议事协商、强化权力监督为重点,使居民逐步树立“大家的事情大家办,自己的家园自己管”的意识。社区在老旧小区治理中,主动转换角色,变主导为引导,突出小区居民“主人”地位,积极创新“党建+自治”管理模式,让居民实行自治管理。社区广泛发动和征集居民意见,通过自愿报名和居民推荐等形式,按照程序规定,把一批在小区居住的德高望重、热心公益、乐于奉献的热心居民凝聚起来,成立小区自管小组,负责自管组的日常管理工作。
“党建+创新服务”装扮服务群众“贴心家园”
人民社区按照“责任网格化、信息平台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人性化”的工作思路,积极推行“1+3+M+X”网格工作模式,努力提升社区服务的质量。在社区大格局不变的基础上,结合、辖区点多面广、人员居住分散的特点,共划分12个网格,每个网格配备专职网格员,通过入户关爱走访、信息采集、创建巡查,进行智慧化管理。坚持采用上门入户的方式对辖区实有居住人口、房屋、楼栋进行登记、核实,并及时录入相关信息,实现人、户、房屋数据绑定。按照“应报尽报、及时上报”的原则,积极通过“综治E通”上报网格内事件。邀请司法所、律师等专业力量对网格员开展矛盾纠纷调解工作专题培训,结合典型矛盾纠纷案例,普及民事纠纷调解法律知识以及调解方法和技巧,为网格员开展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党建+共建单位”打造社会治理“有力臂膀”
人民社区根据小区规模、区域位置和辖区单位党员分布等情况,引导辖区单位党组织和在职党员“双报到”,实现党建引领共建共治、联建联治,凝聚多方合力、整合多方资源推动基层治理,服务城市发展。围绕“党旗飘扬、小区靓丽、邻里和睦”的目标,收集居民“需求清单”,整理“服务清单”、制定“工作清单”,有效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堵点痛点问题。坚持以党员志愿服务活动为抓手,征集辖区居民需求,建立清单,通过居民“点单”、社区“下单”、党员“接单”的服务模式,解决居民日常生活需求。常态化开展在职党员“双报到”活动,定期深入小区开展卫生整治、义诊服务、法律咨询等专项志愿服务活动,以实际行动参与到社区治理中。(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苗丰俊)
责任编辑:韩小月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