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造新时代社会治理典范城市工作开展以来,嘉峪关市雄关街道福民社区紧紧围绕深化社区治理改革提升治理效能的使命任务和工作要求,在不断深化拓展“文明实践”内涵上整合各类资源、创新方式方法,力求让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得到更好解决,将文明实践的触角不断向群众延伸、向纵深推进。
找准“切入点” 以资源联动助推环境整治
福民社区紧盯影响居民幸福感的身边小事、难事,以问题为导向,充分发挥好互联共转单位、物业公司、在职党员等优势,整合楼栋长、志愿者、热心居民等多元力量下沉小区,从常态化整治、集中化清理、日常化巡查等方面着手,联动破解环境治理难的现实问题,不断巩固深化文明城市创建成果。聚焦益民小区12A垃圾顽疾、建化公司小树林、背街小巷等重点场所和区域以及卫生死角、私搭乱建等反复出现的问题扎实开展专项整治活动3场次,辖区环境卫生得到了显著改善。
找准“着力点” 以志愿服务赋能基层治理
坚持把志愿服务作为推进基层治理的有效手段,有效发挥辖区在职党员自身岗位和工作特点的优势,积极开展重大节日集中式、资源共享互助式志愿服务活动4余场次。同时,结合辖区内老年人多的实际情况,针对生活困难老人等提供帮助和服务30余人次。着力推动志愿服务与党建品牌相融合,把益邻一家亲、睦邻议事厅、暖邻志愿先锋作为推动志愿服务常态化长效化的有效载体和平台,收集完成涉及便民服务、上门认证、社区教育、文化活动等居民微心愿4件次,受益群众240余人次,影响和带动更多居民群众参与到志愿服务中来。
找准“突破点” 以示范引领深化文明实践
按照“党建引领、支部带动”的工作思路,积极探索“把支部建在网格上,把服务送到家门口”的社区治理路径,每3栋楼确定1名在职党员联系包抓,设置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2个,党员承诺践诺事项9项,在打造新时代社会治理典范城市、党建品牌深化延伸、“一老一小”精准帮扶等社区各项工作中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引领作用,形成文明实践党员先行的良好氛围。(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苗丰俊)
责任编辑:韩小月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