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造新时代社会治理典范城市工作开展以来,嘉峪关市文殊镇团结村通过政治引领、自治强基、法治保障、德治教化,全面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实现治理难题在“四治”中破解、社会和谐在“四治”中构建、乡风文明在“四治”中塑造、群众幸福在“四治”中提升。
政治引领 凝聚治理合力
团结村配齐配强网格力量,成立由村党总支部书记、村民小组长、帮扶单位、党员为主力的立体式网格队伍。构建完善了村、组、户、人四级治理体系,设立9名网格员、1网格指导员和9名兼职网格员,实现区域覆盖400余户的网格治理目标。同时,通过开展“三会一课”“党员联系群众”“我为群众办实事”等多种活动,积极引导党员、干部、群众等各方力量,共同参与乡村治理,有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自治强基 焕发治理活力
团结村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村民代表大会、村务公开等制度机制,将重点项目建设、社会治理、人居环境整治等全部纳入网格中,推动村级自主议事、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让村民在公共事务上争做“主人翁”。充分发挥村民委员会和村民议事会的作用,每月召开会议议事,以群众代表、户主为主体,把群众的烦心事、唠叨事摆在桌面上,通过“大家事大家管”的形式,共商共议,全力解决问题,焕发治理活力。
法治保障 增强治理定力
团结村积极开展“一村一辅警”工程和基层人民调解队伍建设工作,切实提高人民调解员、“法律明白人”的法律意识。通过邀请法律专家开展法律法规知识讲座与现场宣传,利用党员微信群、村民微信群推送法律知识,培育村民学法、守法、用法的法治观念,努力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氛围。将普法融入矛盾纠纷调处中,通过以法明理、以案释法的形式,平息纠纷、化解矛盾,实现“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
德治教化 激活治理动力
团结村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巾帼家美”积分超市等阵地,紧盯端午节、重阳节、妇女节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好婆婆”评选、敬老活动、趣味运动会等群众性文化活动,评选好婆婆9名,开展文化活动6场次。关心关爱留守老人妇女儿童,丰富村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引导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苗丰俊)
责任编辑:韩小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