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乡村治理新活力
——嘉峪关中沟村着力构建乡村善治新格局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苗丰俊
网格虽小,却体现着基层治理的大智慧。今年以来,嘉峪关市新城镇中沟村坚持党建引领,紧紧围绕打造新时代社会治理典范城市目标,靶向瞄准乡村治理中的堵点、难点问题,通过“网格1+N”治理模式,统筹资源、多网合一、共治共享,不断激发乡村治理新活力,构建乡村善治新格局。
坚持党建引领 构筑乡村治理“主心骨”
积极探索“支部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工作模式,设置网格长1人,网格员14人,吸收全村35名离任村干部、学法带头人等充实网格力量、提升专业化水平。
对照“网格提效”“乡村提振”“自治提升”等行动划分党员责任区,制定党员责任岗,持续搭建好基层党组织建设和乡村治理网格化良性互动的桥梁,切实将社会治理工作向基层延伸、在基层扎根。
建强网格力量 抓实乡村服务“零距离”
从“一张网”“一条心”“一盘棋”着手,统筹各方力量、整合各类资源、配齐网格力量。组织单位入网、人员进网、信息上网,按照“一格多元、一员多能、一岗多责”的要求,在各网格全面开展村情民意联排、安全隐患联防、矛盾纠纷联调、困难家庭联帮等多元服务,推动形成“党建引领、覆盖全面、权责清晰、功能齐全、高效运转”的网格化治理体系,以精细治理、精准对接满足群众需求,切实为民做好“微服务”、办好“微实事”。
深化德治建设 厚植文明风尚“正能量”
注重“家训治家”“民约治组”“以德治村”,按照“一村一规、一组一约、一户一训”要求,完善村规民约、家规家训治理体系,逐步构建村规民约与村民自治制度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同时,充分发挥离任村干部、老教师、老模范等社会力量在乡村治理、为民服务中的独特优势和表率作用,开展移风易俗宣传、“小板凳议事会”和各类文化活动,引导教育群众主动遵守村规民约,不断弘扬德治正能量,引领乡村道德新风尚。
责任编辑:韩小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