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关紫轩社区打好“加减乘除”组合拳为民办实事

发布时间:2023-09-04 15:18:37     来源:甘肃法治报

把“问题清单”转化为“责任清单” 

——嘉峪关紫轩社区打好“加减乘除”组合拳为民办实事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苗丰俊

今年以来,嘉峪关市钢城街道紫轩社区坚持把加强党建引领作为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的根本途径,以“三抓三促”行动为抓手,打好“加减乘除”组合拳,把“问题清单”转化为为民办实事的“责任清单”,从细处着手实处着力,把实事办到居民群众心坎上。

“加”学习力度

织牢党建“基础网”

紫轩社区始终把专题学习摆在重要位置,依托公众号“学习强国”“甘肃党建”“党课开讲啦”等新媒体平台,通过听新闻、看视频等方式,将“三抓三促”行动和为民服务先进经验进行掌上学,扩大学习覆盖面。

召开“党建引领共献言”联席会议和“助力社区发展,我该怎么做”、领导干部“上讲台”等专题活动,开展“三抓三促”行动应知应会等以赛促学的知识考试竞赛,举办红色主题的拉歌赛和剪纸文化展,深化新时代党建引领,提升社区治理水平。打造“线上+线下”共读的全覆盖党员教育模式,利用社区微信公众平台开设专栏深入学习党的精神。

“减”办事次数

织牢基础“民生网”

针对部分居民办事材料不齐、流程不熟等情况,采取一次性告知方式,工作人员注明已有材料以及需要补充的材料,备注社区工作人员联系方式,避免居民跑多次办一件事,提高办事效率。

扎实开展社会政策宣传,通过微信公众号、网格微信群等网络平台,及时更新转发最新社会救助等政策内容,通过入户走访、电话询访等形式主动发现困难群众,着力解决办事难、办事慢、多头跑、来回跑等问题。

提升干部职工业务能力,目前共开展矛盾纠纷调解、民情民意征集等提升业务能力培训8次。全力实现“制度”约束规范服务、“速度”打造高效服务、“亮度”公开透明服务、“精度”优化质量服务、“温度”创建舒心服务,让社区居民办事更加高效便捷。

“乘”便民服务

织牢治理“责任网”

社区搭建多平台,地企联动促发展。积极开展“五位一体”“地企联动、共学党史”等形式丰富的共建活动,实现了地企互联共建团组织的优势互补和相互融合。

常态化开展“律师进社区”和法治宣传进家庭的活动。打造“家庭和睦、邻里和善、居民和乐”的“三和调解室”,建立司法行政干警、社区律师、民警和社区工作人员“四方联合调解机制”,切实提高矛盾纠纷化解力度。

运用“时间管家”平台服务独居、空巢老人等群体,联合社工站、共建单位、商户建立激励机制,开通志愿服务存折,鼓励参与志愿服务,换取积分,形成闭环管理。截至目前累计为800多名老人提供了服务。

社区党委启动“阳光心语”“三心计划”等课程活动,目前共开展心理沙龙4期、一对一心理辅导2期等,精心呵护居民群众身心健康。

“除”居民忧难

织牢保障“幸福网”

创新“党建+网格”服务模式,组建22个网格和党支部,将服务延伸到小区、单元、居民家中。充分发挥居委会自治作用,做到“三必到”“三必访”(群体事件必到、损害群众利益的事件必到、突发事件必到,孤寡老人必访、特困户必访、残疾人必访),目前共走访老人382人次。

全力为民排忧解难,推进解决急难愁盼问题落地见效。截至目前,召开物业纠纷、综合治理等方面议事协商会议30余场,解决民生问题80余件,调解家庭、邻里、婚姻、物业各类矛盾纠纷1000余起。组织“互联共转”行动共建单位开展“做雷锋青年·扬时代新风”等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为居民开展义诊、义剪等志愿服务活动。组织辖区单位800余名在职党员深入社区,为居民提供上门志愿服务70余次。安装充电桩74个,安装果皮箱21个,垃圾桶4个。

责任编辑:高富强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