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帮助群众树立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理念,今年以来,嘉峪关市雄关街道福民社区转变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式,从单纯依靠“线下”普法到“线下+线上”普法齐发力,从“单一式”普法到“花式”普法,从“灌输式”普法到“互动式”普法,确保普法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社区志愿者为群众讲解相关的法律法规(8月30日拍摄)。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苗丰俊 摄
“一对一”法律咨询。“我在工地打工,今年辛辛苦苦干了三个月的活,工资却不按时发给我,我该向哪个单位反映?”近日,在福民社区“普法宣传进社区 ,法律援助惠民生”的宣传活动上,张大哥向正在开展宣传的普法志愿者提出问题,并得到普法志愿者的详细解答。
充分利用普法阵地。在“居民楼栋微信群”、福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福民小区法治文化长廊等普法阵地,通过邀请律师、法律工作者面向广大群众开展法律宣讲。
充分结合重要节日。结合春节、三八妇女节等重要节日开展“法治宣传活动”。截至目前,共开展8次户外宣传活动,开展6场法律知识讲座,发放宣传资料700余份,接受法律咨询20余人次。
充分聚焦百姓关注。福民社区结合居民群众普遍关心的法律热点问题,将与居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通过以案释法的形式在居民楼栋群进行转发。“我六十多岁了,可我非常喜欢学习法律知识,很多与我们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通过案例的形式进行解读,一下子就能记住,我觉得这种普法形式非常好。”辖区朱大爷笑着说道。下一步,福民社区将吸纳更多的普法志愿者,丰富普法载体,创新普法形式,确保普法宣传接地气、润人心。(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苗丰俊)
责任编辑:韩小月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