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治融合全力建设和美幸福社区
——嘉峪关昌盛社区积极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
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苗丰俊
嘉峪关市雄关街道昌盛社区在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中,持续深化“同心和美幸福昌盛”社区品牌内涵,充分发挥政治引领、自治强基、法治保障、德治教化、智治提效的作用,紧跟群众需求,凝心聚力破难题,优化提升强服务,着力实现小区美起来、群众乐起来、干群关系好起来,积极推进市域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政治引领,共绘治理“同心圆”
坚持党建引领强组织、聚合力、促建设,最大限度发挥人力、资源禀赋,确保基层治理队伍力量有保障、社区管理更高效。充分利用“知识早餐会”等新载体提升干部、网格员能力素质和品格淬炼,截至目前开展早餐会40余次、各类理论学习20余次、能力提升培训练兵活动4次、解放思想大讨论4次。聚焦提升组织力、凝聚力,狠抓支部标准化建设,以区域化党建为抓手,以为民服务为主线,紧盯群众生活中的堵点、痛点,统筹资源丰富群众文化生活,解决环境治理、综治联防、隐患整治等居民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
法治保障,夯实治理“调解器”
昌盛社区强化法治宣教,吸纳在职党员、“三官一律一所”等专业人才建立“帛和”普法宣传志愿者队伍,以开设讲堂、以案释法、送法上门等形式开展普法、矛盾纠纷调解等志愿服务活动。充分利用社区微信公众号等网络载体开展宣传 ,切实增强居民法治意识。以“1234”工作法实现市域社会治理工作力量“多方位”联动,矛盾纠纷“一站式”化解,通过“三官一律”、一月一议、网格心理疏导,有效将33起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调解成功率100%。通过超前预防、“三调”联动、定期反馈等机制,围绕居民反映的物业服务、家庭矛盾、邻里纠纷、环境卫生、乱停乱放、设施修缮等诉求,现场回应、现场安排、快速解决,构建起基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法治环境。
自治夯基,激发治理“内生源”
建立网格“访民情”机制,通过“网格提议、‘两委’会商议、居民议事”,对梳理的问题定期进行研判、办理、解决。构建“党建+”“1+N”自治体系,发动有特长的党员和居民志愿者开展辅导讲座、社区公益课堂、居民义剪等活动10余次。
德治教化,用好治理“润滑剂”
昌盛社区坚持一月一主题文明实践和文化活动,广泛开展红色传承、阅读悦享等不同群体的主题活动;开展绿色社区创建,以老旧小区改造为契机,安装健身器材73个、健身驿站5组、开展环境整治10余次。积极开展“文明家庭”“新时代好少年”“雄关好人”等评选活动,循序推动道德引领、规范约束功能,使德治成为社会治理体系的重要支撑。
智治支撑,丰富治理“助推器”
深化拓展“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治理机制,充分运用互联网技术赋能基层治理,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把治安防范措施延伸到了群众身边,积“小安”为“大安”;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实现社区48项事项“应接尽接”,电子证照调用率100%,网格代办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做到“能在网上和社区办的,绝不让群众往外跑” ,主动接受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平台监督,切实保障群众利益无小事;用好掌上平台,网格员与居民互加微信,第一时间将各类政策、知识宣传推送给居民,对居民反映的困扰小事及时协调解决,让每个网格有固定的“服务区”,用互联网动态推动大治理、实现大服务。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