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群众遇到矛盾纠纷,不能在短时间内得到解决,往往“小矛盾”拖成“大问题”。
如今,张家川县综治中心通过强化阵地建设,搭建多元调解平台,整合各方面力量,让群众遇上“糟心事”有专人调解,再也不会“摸不着门”。
“不速之牛”啃食玉米警调对接化纠纷
马鹿镇家家户户以牲畜养殖为生,因放牧引发的矛盾纠纷时有发生。
今年8月29日18时许,马鹿镇堡梁村傍晚的宁静被一阵激烈的争吵声打破。
堡梁村村民魏某某饭后散步路过自家玉米地时,发现有牛群正在自家玉米地啃食玉米,并造成玉米大面积损毁。
玉米成熟在即,魏某某眼见辛勤劳作成果受损,情绪激动,捡起路边的石子欲驱散牛群。但转念一想,他迅速恢复理智,立即掏出手机拨打110报警电话。张家川县公安局马鹿派出所接到报警电话后,民警同村委会干部第一时间奔赴现场了解情况,并立即寻找现场正在啃食玉米的8头牛的主人。
牛主人大滩村二组村民马某某赶到现场,目睹现场狼藉后,没有第一时间向魏某某道歉,因此魏某某情绪激动同对方理论,并产生口角,双方争执不下,矛盾一触即发。
眼见事态越发严重,民警及村组干部立即介入其中,果断分开争执双方,安抚当事人情绪,引导大家保持冷静。
通过两轮调解,双方意见不能达成一致,8月30日14时,进行第三次调解,马鹿镇派出所及时将案件移交马鹿镇综治中心,进行调解,最终,双方当事人相互作出让步,双方最终达成一致,马某某一次性赔偿魏某某经济损失1000元,双方当场签订调解协议,握手言和。
据介绍,马鹿镇健全完善综治中心与司法所、派出所信息互通共享机制,积极开展“警情+综治”联动共治,推动实现矛盾纠纷联排联调。
乌龙头被羊群踩踏多元调解获赔
张家川县刘堡镇窑儿村的乌龙头产业是全村的经济产业,乌龙头菜是村民主要收入来源。
8月1日晚7时,窑儿村乌龙头树木管护员王某哈巡护山林途经田埂时,发现村上乌龙头苗木被踩得一片狼藉,部分植株连根断裂,田地遍布羊粪,几只羊还在啃食剩余苗木。他沿足迹追查,在山林边缘找到张家川镇刘家村放牧的毛某,愤怒质问其为何无视规定让羊破坏苗木。
毛某慌忙辩解是羊群失控,愿赔偿损失,但王某哈认为其态度敷衍,且作为护林员有责任保护村集体资源,愤怒之下将羊群赶回家中扣押,要求毛某彻底认错并赔偿全部损失才归还。
毛某多次上门协商未果,王某哈用自家过冬草料喂养羊群,草料消耗让他更添不满,毛某则不满扣羊行为,双方矛盾持续激化。
刘堡镇派出所民警马三长、张海龙接警后迅速到场,先分别与双方沟通,王某哈强调自身护林员职责,要求赔偿苗木与草料损失,毛某承认过错愿赔苗木钱,但反对扣羊,认为赔偿要求过高。
民警实地核查后,联合刘堡镇综治中心及窑儿村干部,在窑儿村村委会开展调解,最终,双方达成调解协议,毛某当场支付 500 元,王某哈随即归还羊群。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齐洪德)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