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山县杨河镇王河村有一棵古柳树,村民茶余饭后都会坐在柳树下拉家常,久而久之,在柳树下议事成为群众的习惯。
王河村在推进示范村建设过程中,巧妙利用村内古柳树这一村民熟悉的场所,创新成立“柳下和解”志愿服务队,构建“调解+监督+协商”三位一体模式,积极探索基层治理新路径。
近日,村民陈某某来村委会说董某某家附近是村内大部分人走崖湾的田间路,一直以来路都很宽,近一年董某某把田间路挖开种地,并在地边垒积了很多小石块,导致田间路农用车过不去,希望村委会去解决。
村调解委员会到董某某家上门商量,并联系相关种地村民及村干部、老党员、乡贤到村里的柳树下进行调解,最后达成一致,董某某承诺将走崖湾经过他家的田间路拓宽,双方化解矛盾。
据介绍,王河村整合村内优质资源,精心组建了一支由村干部、老党员、乡贤、法律顾问构成的“柳下和解”志愿服务队,为村民提供免费调解服务。
杨河镇相关负责人说,这种贴近村民生活的调解方式,有效缓解了当事人对立情绪,营造出轻松和谐的协商氛围,让矛盾纠纷在春风化雨中得以妥善化解。
“柳下和解”志愿服务队不仅承担调解纠纷职责,更积极带动村民全程参与示范村建设,大家聚在柳树下对村庄建设建言献策,对道路硬化、排水埋设等重点工程施工进行跟踪监督,通过共商共建,保障村民知情权和参与权,形成群众参与治理的良好局面。
王河村“柳下和解”志愿服务队不仅有效解决了示范村建设中的矛盾纠纷,更探索出了一条法治、德治、自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新路径,成为新时代“枫桥经验”在乡村基层的生动实践。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齐洪德)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