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小调解”撬动“大治理”。今年以来,天水市聚焦基层矛盾纠纷源头治理,以夯实基础为保障,机制创新为驱动,品牌创建为引领,全面推动人民调解工作提质增效。
前不久,秦州区华岐镇人民调解委员会创新“党建引、网格访、多元解”三步调解法,成功化解一起长达十年的邻里纠纷,让“堵心墙”变成“连心桥”。
2013年,家住华岐镇某村村民韩某与邻居因翻建房屋墙体越界问题产生争执。韩某认为邻居新建院墙侵占其宅基地5厘米,邻居则坚称“按原址重建未越界”。双方多次发生激烈争吵,甚至报警十余次,村委会多次调解未果。十年间,两家人形同陌路,矛盾逐渐演变为积怨,成为村里的“老大难”问题。
华岐镇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调解,调解员分头上门20余次,用“拉家常”方式记录双方诉求36条,利用三维测绘新技术,还原房屋原始边界,随后,召开“阳光调解会”提出解决方案,最终,双方签订调解协议并当场和解。
天水市建立健全纵向到底、全面覆盖的人民调解组织“体系网”,全市共建立各类人民调解委员会2859个,实现了市、县、乡、村四级人民调解组织全覆盖。建立涵盖婚姻家庭、知识产权、医疗纠纷、环境保护、交通事故纠纷等领域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114个,全市共有人民调解员10848名,专职调解员3197名。
此外,天水市积极创新培育品牌调解,以品牌创建引领人民调解工作实效化、专业化提升。在打造“一镇(街道)一品”调解工作格局,培育创建了“柿柿如意调解室”“聚宝一家人”“虎林调解工作室”“老王调解室”“于亚江调解室”等一批具有地域特色、人文优势、专业特点的品牌调解室,将调解工作融入群众日常生活场景,成为解决矛盾纠纷的重要力量。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齐洪德)
责任编辑:高富强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