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战实用筑牢平安防线——武山县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实现提档升级

发布时间:2025-07-16 11:20:59     来源:甘肃法治报

在武山县,有诉求找综治中心已经成为广大群众的共识。今年以来,武山县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规范综治中心场所建设,规范部门入驻及运行机制,不断提升多元解纷工作质效。

规范场所建设

7月8日,武山县综治中心大厅人来人往,工作人员热情接待前来办事的群众。

记者看到,武山县综治中心大厅设立服务窗口7个,设置道路交通纠纷、劳动争议纠纷、婚姻家庭纠纷、医疗纠纷、房产物业纠纷、职工权益纠纷、自然资源纠纷、生态环境纠纷、民政事务纠纷等行业领域专业调解室11个,设立诉讼服务中心、检察服务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社会心理服务中心等功能室15个,并配备了办公设施,实现工作制度上墙入网。

“我县扎实推进县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提质达标工程,统筹整合场所阵地资源,按照‘1厅+N室’模式建设群众接待大厅1处,实现了与信访接待中心合署办公。”武山县综治中心主任王新苗说。

据介绍,武山县综治中心目前已实现“七中心融合”的规范化建设目标,规范化建设实现提档升级,完全能够满足各类矛盾纠纷“一站式”受理需求,为解决县域群众多样化矛盾纠纷诉求,提供了坚实的场所阵地保障。

规范部门入驻

每天,武山县法院进驻综治中心的法官薛强都会准时到岗,对法院流转的民商事案件开展调解工作。

“各单位各进驻人员根据工作职责,全面开展法律政策咨询、矛盾纠纷调解等工作。”王新苗告诉记者。

为让服务更专业,综治中心统筹整合了信访、公安、法院、检察、司法、人社、住建、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卫健、民政、工会、妇联等进驻单位工作力量,选优配强进驻人员,为推动实战运行提供了专业人才队伍支撑。

同时,严格落实县综治中心日常管理、工作运行、教育培训、保障措施等配套制度,实行入驻人员定人、定岗、定责式管理,加强政策法律业务培训,全方位提升入驻人员矛盾纠纷调解能力,确保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调解服务。

规范运行机制

近日,依托综治中心“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武山县法院派驻县综治中心干警联合调解员,通过先行调解机制,成功化解两起民间借贷纠纷。

据介绍,武山县综治中心扎实推进“中心吹哨、部门报到”运行机制,严格规范办理标准,确保群众各类矛盾纠纷诉求就地快捷办理。

此外,该中心落实落细统一受理、分类流转、依法办理、闭环管理、督办落实各环节工作任务,不断提升多元解纷工作质效。同时,积极宣传综治中心化解矛盾纠纷工作成效,不断提高群众的知晓率、认可度和参与度。

今年以来,武山县综治中心接待群众1270批次2972人,办理群众网上诉求2596件次,通过“三调对接”等工作模式调处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224件。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齐洪德)

责任编辑:高富强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