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积山大景区一角。新甘肃·甘肃法治报通讯员 李克强 摄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齐洪德
近年来,天水市全面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实战化运行,坚持服务保障群众、畅通诉求表达、排查化解矛盾“三条线”协同发力,在实战、实体、实用、实效方面下功夫,全市各级综治中心职责任务进一步明确、阵地建设进一步夯实、制度机制进一步完善,矛盾纠纷“集散地”、多元解纷“桥头堡”、社会治理“晴雨表”作用不断凸显,综治中心已成为群众有话可说的“解忧驿站”。
2025年2月20日,清水县综治中心率先设立法院立案窗口,其他县区也及时跟进。截至2月26日,全市7个县区综治中心均设立了法院立案窗口,配备了熟悉业务的法官、书记员,大厅内配备专职人员,为当事人提供咨询服务,通过帮助当事人选择执行、行政、民事立案及起诉材料收转等业务类型,实现“即到即办、精准导引”。
不仅如此,天水市县级综治中心以服务群众、方便群众为出发点,整合各方社会治理资源,通过统筹调度法院、检察、公安、司法行政、信访等部门常驻,住建、人社、教育等5个职能部门轮驻,专业性、行业性等21个调解组织随叫随驻等方式入驻综治中心,全力推进“七中心”合一建设。
天水市综治中心出台诉调对接工作办法、特邀调解员行为规范、工作人员管理办法、对接分流、工作联络、联席会议、会商研判等10项制度机制,形成职责固定化、联动常态化、管理精细化、运行规范化、服务便民化的诉调对接工作格局。制定《关于进一步落实矛盾纠纷警调对接工作机制的实施方案》,明确各警种、各派出所与同级综治中心工作职责,探索形成调解案件“一天分流、三天签收、七天调解、当月归档”和跟踪回访等制度机制,对调解案件实行全流程跟进调度,严防“民转刑”“刑转命”案事件发生。制定《关于进一步落实访调对接工作机制的实施方案》,聚焦解决矛盾纠纷类信访问题,整合信访受理平台,规范流转程序,实现矛盾纠纷类信访在综治平台一揽子调处。
全市各级综治中心牢固树立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全流程治理理念,通过“线上+线下”联动、“内力+外力”结合方式,督促网格员对矛盾纠纷开展滚动式、不间断的走访摸排,全面收集、梳理、汇总各类矛盾隐患动态信息,录入平安甘肃信息平台,闭环管理、调处化解。聘请退休政法干警及律师、公证员、法律服务工作者等专职调解员,挖掘本地热心公益、善于调解的“田秀才”“土专家”充实调解队伍,提升矛盾纠纷化解能力。
目前,全市划分基础网格3881个、专属网格13个,引领3881名专职网格员和8289名辅助网格员参与基层治理,推动形成“网格+基层服务”的社会治理模式,打造天水网格“蓝马甲”基层治理品牌。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