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聚焦村民需求,提供更优质服务和精细化管理,从而推动矛盾纠纷有效化解?清水县秦亭镇起笔答卷,通过三种调解模式、三张防控网、三个诉求渠道,不断夯实平安之基。今年以来,秦亭镇取得了治安警情、越级上访、诉讼案件“三下降”,纠纷化解率、群众满意度“双提升”的喜人成绩。
三种调解模式解纠纷
今年5月,清水县法院白沙法庭联合辖区秦亭镇综治中心、秦亭派出所,采取“面对面”调解,成功化解了一起马匹触电死亡的财产损害赔偿纠纷,双方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并当场履行,实现了案结事了人和。
据介绍,秦亭镇针对不同类型纠纷,采取“背靠背”调解婚恋纠纷、“面对面”调解损害赔偿、“线上互动”调解债务纠纷三种调解模式,实现“小事”马上调、“大事”吹哨调、“难事”联动调。
此外,秦亭镇还设立“高明德”个人品牌调解室和21个镇村综合调解室。针对家庭婚恋纠纷沟通不畅的特点,发挥调解员“和事佬”作用,通过进门入户对双方分别进行疏导调解,为双方搭建沟通桥梁,找到矛盾堵点和调解平衡点,实现案结事了;针对交通事故、劳务工伤等纠纷赔偿金额大、双方分歧大的特点,充分发挥综合调解室优势,“面对面”对责任方开展法治教育和案例举证,主动争取受损方谅解,将纠纷止于诉外、解在源头。
三张防控网保平安
每年6月起,秦亭镇非子牧场进入旅游旺季,各类矛盾纠纷时有发生。2024年6月,非子牧场两名经营山地摩托车商户因抢客源发生肢体冲突,当事人遂报警求助。
秦亭派出所民警在查清案件情况后,认为这是一起经营商户因抢生意产生的旅游纠纷,可适用警调对接机制进行调处化解,遂推送至秦亭镇综治中心进行调解。
因当事人曹某受伤住院,双方就赔偿问题未达成一致,秦亭镇综治中心主动联系派出所、法庭进行联合调解,通过“背对背”将双方当事人分开做工作,最终促使双方达成一致,签订调解协议,现场支付赔偿费用。
“秦亭镇通过织密预警‘排查网’、调处‘联动网’、隐患‘防护网’的三张防控网,实时掌握纠纷隐患,提升纠纷化解质效。”秦亭镇综治中心主任杨旭刚介绍说。
据介绍,秦亭镇建立完善与镇派出所、法庭信息共享、矛盾联调、定期回访工作机制,实现警情第一时间推送、第一时间调解、第一时间解纷止争。 同时,联合派出所、法庭、司法所、人民调委会共同开展分析研判,制定“事实+法理+情理”综合化解措施。
三个诉求渠道更便民
秦亭镇特殊的自然资源环境,适宜发展畜牧养殖业,辖区牛马等养殖户较多,养殖方式多以散养、放养为主。
近年来,因牲畜管理不善造成他人财产损失的矛盾纠纷屡见不鲜,这类案件看似简单却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如果处理不当会激化矛盾,造成严重后果。
2024年11月,柳林村雷某某牧户牛群管理不善,导致邻村党某某3亩白菜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因赔偿问题引起纠纷。
网格员高明德在入户排查群众诉求时了解到这一情况,第一时间和派出所到现场取证。最终,秦亭镇综治中心与派出所、当事人所在村调解委员会进行联动联调,双方达成调解协议。
“通过建立网格员‘日排查、日报送’和季度全覆盖大走访、大排查制度,可及时掌握不稳定因素和风险隐患。”杨旭刚说,镇综治中心与派出所每天进行信息联通,建立警情矛盾纠纷台账,做到发现在早、处置在小。
据介绍,秦亭镇落实主要领导下访接访、便民服务中心坐班受访、网格员入户排访三个群众诉求表达渠道,从根本上防控了各类风险隐患发生。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齐洪德)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