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天水市着眼全面依法治市工作体系建设,进一步健全完善乡镇(街道)法治建设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推动法治建设议事协调机构下沉,激活依法治理“神经末梢”。目前,全市123个乡镇(街道)法治建设议事协调机构全覆盖,在全省率先实现市、县、乡镇(街道)三级法治建设全贯通。
全面推进 凝聚法治建设“向心力”
天水市委依法治市办积极推进乡镇(街道)法治建设议事协调机构全覆盖工作,把握全局、整体部署、科学统筹。在对加强乡镇街道法治建设进行探索研究的同时,经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会议审议,于今年4月12日制定出台了《加强全市乡镇(街道)法治建设的意见(试行)》,对全市乡镇(街道)成立法治建设议事协调机构及完善工作机制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具体工作任务,逐渐实现党对乡镇(街道)法治建设的全面领导,乡镇(街道)政府职能依法全面履行,行政决策科学民主合法,行政权力规范透明运行,人民权益切实有效保障,依法行政能力普遍提高。
健全机制 增强基层法治“牵引力”
全市各县区积极部署推动,各乡镇(街道)全部设立了依法治乡镇(街道)委员会和办公室,明确了人员,形成了符合乡镇(街道)实际、便于操作的机制体系。明确职责分工,确保法治建设决策事项、工作部署不折不扣得到落实。各乡镇(街道)均将依法治乡镇(街道)办设立在乡镇(街道)司法所,运用司法所工作人员专业特长,更好履行“组织、协调、指导、督察”的工作职责,谋划上下联动、左右协调、调度便捷、运转高效的乡镇(街道)法治建设体系,推进基层法治建设有序有效开展。
有效实施 激发基层法治“内动力”
全市各乡镇(街道)依托法治建设议事协调机构成立这一契机,紧抓重要领域、重要任务、重点试点,以重点带全局。秦州区太京镇积极推动依法行政,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全面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践行“一窗式办理”“一站式服务”,为企业和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政务服务。积极开展法治乡村建设,实施“法治带头人”“法律明白人”“学法用法示范户”培育工程,营造了良好的法治建设环境。(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齐洪德)
责任编辑:韩小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