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消防救援支队开展地铁防汛综合应急演练
法治甘肃网讯(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王辉)为全面提升兰州市轨道交通突发事件应对能力,防范化解重大自然灾害和生产安全事故风险,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6月27日,兰州市消防救援支队联合兰州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开展地铁防汛综合应急演练。
紧急救援。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王辉摄
此次实战演练灾情假设的场景为,6月27日23时40分,兰州市出现强降水过程,伴有雷电、阵性大风,降雨量达30至40毫米。兰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城市学院站A口外地面城市内涝严重,洪水从城市学院站A口涌入,导致雨水倒灌区间,1列载客电动客车由深安大桥南站开往城市学院站,出深安大桥南站500m处发生区间雨水倒灌事故,不具备动车条件,有10名群众被困车厢。
兰州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按照相应预案组织疏散站台其他乘客、抢救伤员,为防止事态扩大,同时将事故信息逐级上报,并向119报警。兰州市消防救援支队接到报警后,当日全勤指挥组和应急通信保障分队迅速出动,同时调派西固消防救援大队全勤指挥组、合水路和陈官营消防救援站,共8车60名消防救援人员赶赴现场处置。
成功营救“被困人员”。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王辉摄
合水路消防救援站到达现场后,按照指挥组命令成立营救组,对车厢内被困人员进行施救。灾情侦查小组3人从地铁站D出口进入车站控制室,配合车站内部人员切断车体隧道内部高压电路以及利用隧道独立电源打开隧道风机进行机械通风置换,并确保车站内部排水设施运转完整良好,并向全勤指挥组汇报灾情。4名指战员组成破拆小组携带照明工具,利用手动破拆工具组和电动液压破拆工具组,对隧道内部的车厢进行破拆,配合救生小组对内部被困人员进行救助。6名指战员组成救生小组按指挥部指令进入救援区域轨行区,利用抛投救生圈、游泳等方式配合破拆组进入车厢内部对被困水群众进行转移。转移过程中,利用安全绳对被困人员转移至安全区域。救援的同时,8名指战员组成排涝组,利用浮艇泵和手抬动泵进水口的吸水管进行组装,并启动手抬机动泵,向路面排水。
消防员破碎营救。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王辉摄
陈官营消防救援站到达现场后,按照指挥组命令成立安全管控组,利用移动照明灯组对地铁内部的作战力量全方位进行照明保障,分别在地铁口D出口、进入隧道区间处等区域进行安全管控,对进入地铁站的人员进行登记,一旦发现险情,立即通知营救组撤离;同时由8名突击队员成立了紧急救助小组,做好突发事件准备,一旦营救组被困,作为替补队员对营救组和被困人员进行营救。
经过近1个小时的救援,10名被困人员被成功救援并转移至安全区域,无人员伤亡。整个演练完全遵照“真训真演、实兵实战”的原则,坚持问题导向,从难设置灾情,从严规范行动,全过程、全要素、全方位跟踪评判。参演人员明确分工、科学决策、通力配合,高质量完成了此次演练科目。
此次演练为地铁防汛救援工作积累了宝贵数据和经验,提升了基层消防救援队站的救援实战能力。
责任编辑:高富强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