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之滨因“治”更美丽

发布时间:2022-06-28 17:49:39     来源:法治甘肃网

黄河之滨因“治”更美丽

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杨丹

风抚两山,花开三季,绿伴湍流,水映蓝天。被中外游客和市民誉为兰州市“外滩”的黄河风情线,是这座城市最律动的音符和最靓丽的名片。

2019年8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兰州考察时指出,保护母亲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的千秋大计,要求兰州要在保持黄河水体健康方面先发力、带好头。

牢记总书记嘱托,近三年来,兰州市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机遇,在黄河水生态修复、两岸植绿添美、高质量发展等各方面持续发力,努力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同时,立足地理特征和山水资源,构建了以南北两山为屏障,以城市主次干道为骨架,以黄河风情线为主线,以城市公园、绿地、游园广场为基础的城市绿化新格局,迈向了生态兰州建设的新征程。

如今,黄河沿线生态治理、核心段交通路网、沿河公园景区、南北两山生态景观、沿岸夜景亮化、黄河沿线10个主题公园等已实现提升改造,核心区20公里健身步道全线贯通,“夜游黄河”品牌享誉全国。

在此基础上,通过拆墙透绿、街角营绿、场站增绿、社区补绿、滨水映绿、立体植绿等方式,高质量打造生态区、绿带、公园、小游园、微绿地相结合的城市园林绿地系统和以公厕、小区(楼院)、公园(游园)、车站(车组)等10个方面为重点打造的377个“精致点位”,亦为打造“黄河之滨也很美”品牌提供了有力支撑。

“水车文化博览园、中山桥、银滩湿地等一大批设施和景点,点缀着百里黄河风情线,如同镶嵌在锦带上的明珠璀璨夺目。建成的高标准篮球场、网球场、羽毛球场等多处健身场所,让黄河大景区运动休闲带成了‘打卡’新地标。”市民王履斌对记者说:“我切实体会到了黄河之滨因‘治’带来的变化与实惠,城市有‘颜值’更有‘气质’,我感到十分骄傲和自豪。”

广大市民是擦亮“黄河之滨也很美”城市名片的参与者,也是成果的受益者。

为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将法治思维、法治理念、法治方式贯穿景区建设管理全过程,2021年7月1日,兰州市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方面颁布实施了首部地方性法规——《兰州市黄河风情线大景区保护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作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精神,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实施大保护、开展大治理的重要保障,《条例》明确大景区管理的主体和执法管理权限,标志着兰州黄河风情线大景区在资源保护、规划建设、开发运营、执法监督等方面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依法明确、及时制止各种违法违规行为,依法打击破坏生态旅游资源公共设施和人文景观的行为,规范大景区资源开发、建设、管理工作,实现黄河风情线旅游观光及人文休闲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一年来,兰州黄河风情线大景区管委会多措并举、持续发力,全覆盖开展《条例》进校园、进社区、进军营、进企业、进公园等“五进”主题宣传活动。

邀请法务专家,全链条推行200名执法人员和各科室、大队140名业务骨干及30名新入职协管队员集中开展法制培训,不断提高景区执法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水平。

从大力推进历史遗留违法建设整治工作,督促配合整治沿线泵站34个、沿线趸船19艘,到加强共享单车整治,成立专门单车整治清运队伍, 清运清理乱停乱放、堆积单车共计6万余辆,再到抓好文明养犬管理,联合犬类管理科和文明志愿者,对沿线遛犬市民进行劝导,对沿线的流浪犬、无主犬、遗弃犬等进行捕捉并送收容站,兰州市全方位提升景区环境秩序,清理沿线流动摊点及占道经营3992处,清理整治河道茶摊点37处、休憩网点6处,规范整饬街景店车22辆,共拆除私搭乱建4120.5㎡,拆除违规户外护栏广告588块共4254㎡,专项清理捆扎乱堆线缆57处47843米。依据《条例》规定,实施行政处罚5次,罚款金额7800元,制止及劝导不文明等行为16000余次。

夏日炎炎,漫步在黄河岸边,感凉风习习怡人,观水鸟三五成群,赏两山层峦吐翠,一派生态之美的景象沁人心脾。未来,兰州市将继续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强省会”战略机遇,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让“黄河之滨也很美”的城市名片愈发靓丽。

责任编辑:高富强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