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全国法律援助和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表彰大会暨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推进会议在北京召开,兰州仲裁委员会秘书处处长彭正辉荣获全国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这是对我们践行‘公平公正、仲裁为民’服务理念,发挥专业优势、拓展服务领域、规范工作流程、提升解纷效率,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一次肯定。”彭正辉说,“2023年,案件办理总量达历年之最,结案率73.7%,调解和解率50.7%,均较往年大幅提升,全年办结案件未出现被法院撤销和不予执行的情况。”
4月3日,记者在兰州仲裁委员会采访了解到,今年以来,兰州仲裁委员会从提升仲裁服务“供给力”、增强护航民企“内生力”两方面入手,完善制度建设、提高管理能力、提升业务水平、细化服务措施,实现一季度仲裁案件受理标的总额突破7.56亿元。
“区别于法庭,这里不仅能感受到‘仲裁温度’,还能体验到‘仲裁速度’。”刚办完一起合同纠纷案件的申请人张某某说,“从城关区人民法院征询我本人意见,到对接兰州仲裁委员会开展诉前调解,久拖不决的纠纷化解了,欠款也拿到手!”
据兰州仲裁委员会综合部负责人介绍,他们探索选派实务经验丰富的仲裁工作人员入驻县区法院诉讼服务中心,依托法院调解平台开展商事纠纷仲裁调解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面对大部分诉讼当事人‘认判不认裁’的问题,如何让商事主体了解仲裁、选择仲裁、认可仲裁,打通仲裁服务企业‘最后一公里’,是我们的工作动力和目标。”宣传联络部负责人对记者说,“今年3月以来,开展了‘进商会、访企业、送服务、促发展’活动,走访省级商会12家,金融机构10家,听取对打造法治营商环境和仲裁服务企业发展的意见建议,并与商会签订战略协议。”
“朋友圈”扩大了、服务“菜单”也丰富了,兰州仲裁委员会聚焦“互联网+”智慧仲裁、“一带一路”国际仲裁,“打开方式”也有了新版本。
“得到大家认可的关键,在于不断提升案件办理质效,提高仲裁程序的公正性,加强仲裁裁决的可执行性。”案件审理部负责人表示,兰州仲裁委员会通过强内功、铸精兵,跑出解纷“加速度”。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杨丹)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