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声音回响黄河之城 ——兰州市“八五”普法中期工作综述

发布时间:2023-12-04 15:17:31     来源:甘肃法治报

在兰州市2023年“12·4”国家宪法日暨宪法宣传周活动启动仪式上,为“我与《宪法》”征文比赛获奖小学生颁奖。杨丹摄

兰州市司法局机关第二党支部举行主题党日活动,向市民及过往游客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资料图

兰州市公安局城关分局民警向群众发放反电诈宣传资料。杨丹摄

兰州市司法局工作人员向市民发放普法宣传资料。兰州市司法局供图

来自兰州大学等高校的普法志愿者代表参加2023年“12·4”国家宪法日暨宪法宣传周活动启动仪式。杨丹摄

兰州市司法局工作人员走进建筑工地,发放权益保障相关法律法规宣传资料,并在现场答疑解惑。 兰州市司法局供图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唤醒兰州这座黄河穿城而过的城市,南、北滨河路上晨练的市民走向法治文化广场开始晨练;当中小学生走进校园,“法润黄河少年”主题法治教育广播节目开始广播,一堂堂法治课已成为学子们的必修课;当街头行人车流如织、生活工作秩序井然,市民百姓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理念逐步深入人心。这是法治声音回响黄河之城——兰州的真实写照。

自“八五”普法启动以来,兰州市在新一轮法治建设的号角声中顺应新形势、立足新起点,积极宣传与推动兰州高质量发展、社会治理现代化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广泛开展法治宣传教育主题活动,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不断深化,“聚合法治之力,筑牢发展之基”已成为兰州市民百姓的共识。

擘画普法“路线图”谋篇定局

兰州市把“八五”普法工作列入法治兰州、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实施方案和法治建设、平安建设考核内容。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人认真贯彻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坚持把法治宣传工作与中心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考核。2021年以来,召开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会议5次,研究解决问题,推动工作落实。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八五”普法决议,市委市政府转发《市委宣传部、市司法局关于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召开第八次全市法治宣传教育工作会议,总结“七五”普法工作,部署推进“八五”普法工作。守法普法协调小组制定2021、2022、2023年度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召开守法普法协调小组工作会议4次,有力推动“八五”普法各项工作落地落实。全面构建“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协支持、政府实施、全社会参与”,市、县(区)、镇(街道)、村(社区)四级联动的“大普法”工作格局。

兰州市各县(区)司法局均设有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机构,至少配备2名专职工作人员,市属单位均设有法规科(法宣科),通过外出参加培训、召开普法专题讲座等方式,全市所有普法工作者轮训1次以上。加强普法队伍建设,成立兰州市“八五”普法讲师团、兰州市习近平法治思想讲师团,主动邀请兰州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甘肃政法大学等在兰高校优秀法学专家教授加入讲师团,打造了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法学智库队伍,为法治兰州建设提供了人才保障。2021年以来,讲师团开展各类法治讲座223余场次。成立兰州市青年普法志愿者队伍,广泛开展好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点燃青年普法“星星之火”。

每年度制定重要节点普法清单,督促普法责任单位按期落实普法任务。制定《兰州市“八五”普法工作考评办法》和《兰州市法治社会(“八五”普法)评估指标体系(县区、市直)》,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实地检查,直面问题短板,破除瓶颈难点,法治宣传工作质效全面提升。

精耕细作普法“责任田”

兰州市牢牢把握根本遵循,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引领全市普法工作,制定印发《兰州市学习宣传研究阐释习近平法治思想工作方案》,把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计划、党校(行政学院)重点课程,举办“双百”法治大宣讲、百场法治大宣讲和习近平法治思想培训班,在《兰州日报》《甘肃法治报》开设“兰州市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专栏和“学习新思想护航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法治思想兰州实践”专栏,组织刊发专题文章,系统展示全市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实践成果,持续掀起学习宣传热潮。2021年以来,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专题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相关内容39次,全市举办专题讲座585场次、专题学法2010次,刊发专栏文章15篇,开展“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加快建设全面依法治市”专题调研2次,确定习近平法治思想重点课题60个,推动科学思想转化为法治建设实际成效。

广泛开展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学习宣传。将宪法学习纳入全市党员干部廉政考试,纳入国家工作人员培训,制定国家宪法日暨宪法宣传周工作方案,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形式多样的宪法宣传活动。建设宪法主题长廊、开通宪法主题公交线,采取“主场活动+分设主题日”“1+7”等模式扎实开展“12·4”活动,推动宪法精神深入人心。组织40万余名青少年积极参与“学宪法、讲宪法”活动、国家宪法日“宪法晨读”活动,青少年宪法法治教育工作取得了长足进展。全面推进宪法宣誓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实现宪法宣誓制度落实全覆盖,全市国家工作人员就职宣誓全覆盖。2021年以来,全市组织各类宪法宣誓4次,国家工作人员参加宣誓100人次。

广泛开展《民法典》学习宣传。围绕“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主题宣传活动,以“法律八进”为载体,开展民法典巡回宣讲报告会、讲座110余场次,开展“全民诵读民法典”活动30次,发放《“民法典十进”系列普法宣传册》《兰州市“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学法读本100问》各10000册,《民法典百姓普法读本》5000册。紧盯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全国中小学安全教育日、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等重要节点,多形式多渠道开展各类宣传活动2万余场次,印发宣传资料100万余份,持续营造浓厚的学习宣传氛围。

广泛开展党内法规学习宣传。落实党内组织制度,将党内法规学习作为“三会一课”、主题党日重要内容,制定印发全市党的建设工作要点、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工作方案,组织编制印发《兰州市机关党建常用党内法规文件汇编》,在全市各级党组织中积极开展学习教育活动,努力使机关党建工作和普法工作同频共振。以正在开展的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三抓三促”行动为契机,加大党内法规学习力度,为奋进新征程凝心聚力。

全面实施公民法治素养提升工程

紧盯领导干部“关键少数”。认真贯彻落实《甘肃省领导干部学法清单制度》,研究制定兰州市领导干部学法清单,健全完善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制度。印发2021、2022、2023年兰州市人民政府常务会议学法方案,在全市范围内推行常务会议“一月一法”学习制度。常态化开展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法、会前学法、重大决策专题学法、任前法治考试,强化法治理论学习,提升领导干部和国家工作人员的法治思维和法治意识。印发《兰州市关于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列入年终述职内容工作的实施意见》,开展以“述法、督察、考核”为一体,“学、用、述、考、评、督、责”各环节贯通的法治考评,切实发挥领导干部核心作用,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依托兰州市干部教育培训平台,设置法治课程51节,实现国家机关人员学法“全覆盖”。持续开展国家工作人员网上学法用法和考试工作,参考人数达1万余人,考试合格率95%以上。

紧盯青少年“源头工程”。认真落实《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坚持法治教育“计划、教材、教案、师资、课时”五落实,将法治宣传教育有机融入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的各环节。制定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贯彻落实市委办、市政府办《关于加强预防整治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重点工作的意见》,常态化开展“法律进学校”活动和“法润黄河少年”线上线下普法活动,建成模拟法庭,帮助青少年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全面贯彻落实《甘肃省推动法治副校长制度实职化运行的实施意见》,健全规范法治副校长聘用制度,强化法治副校长作用发挥,常态化开展法治副校长“法治第一课”。全市中小学校法治副校长实现100%全覆盖。截至目前,全市建立法治示范校188所、法治示范基地10个,青少年维权岗595个。

紧盯企业经营管理人员。落实企事业管理人员学法用法制度,积极组织开展企事业经营管理人员法治培训和普法活动300余场次。成立“法治惠企”专家志愿服务团队,围绕政策宣讲解读、法律服务护航、法治环境保障、风险防范化解四个方面对全市625家中小企业和9大园区开展“法治惠企”系列服务活动,“一企一策”精准对接,精准发力“订单式”服务,推动企业在法治轨道上安全有序生产经营。建立律师事务所与工商联所属商会“万所联万会”合作机制,组织动员律所与市、县两级工商联所属商会加强联系沟通,形成法治服务民营经济工作合力。开展新兴领域“党建+”专项行动,加强快递、外卖、出租车等行业和社会组织法治宣传和安全教育,提高从业人员的法治意识,共建平安和谐社会。

紧盯基层干部“法治基石”。广泛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基层行”主题活动,以“法律进村(社区)”为载体,加强对村(社区)“两委”干部、“法律明白人”等基层队伍的法治培训,夯实基层法治建设人才基石。落实“一村(居)一法律顾问”制度,利用村(社区)QQ群、微信群常态化开展法律知识讲解和以案释法,教育引导农村干部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常态化组织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助力乡村振兴,营造全民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法治氛围,大力提高群众的法治获得感和幸福感。

面向群众构建普法共同体

兰州市认真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制定《兰州市实行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的实施意见》,明确第一批、第二批普法责任单位,印发2021、2022、2023年度普法依法治理要点和重点节点普法责任清单。各普法责任单位制定普法计划,抓好所在领域普法宣传。创新工作方式,以全市62家普法责任单位为主体,以兰州市法治文化公园为线下平台,以兰州市司法局“金城法云”微信公众号为线上平台,通过定期开展法治讲堂、法律咨询、名师释法、互动答题等普法活动,面向群众打造“金城法宣驿站”普法共同体。

以案释法制度全面推进。全面落实法官、检察官、行政执法人员、律师等以案释法制度,发挥典型案例示范作用,围绕事实、证据、程序和法律适用等问题,广泛开展以案说法、以案释法活动,截至2022年度,全市共开展线上线下以案释法活动500余场次。

在立法执法司法中加强普法。在立法、执法、司法过程中开展实时普法,确保群众参与立法全程“伴随式”普法,在行政执法、行政诉讼“第一现场”普法。目前,全市共有各类行政执法人员12406名,截至2022年底,全市累计行政执法案件749.09万件,实时普法数量巨大,真正做到有效节约普法资源、提升执法公信力、减少行政争议,促进全民普法全覆盖。

持续繁荣社会主义法治文化

加强阵地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意见》,启动建设黄河兰州法治文化带。建成兰州市第一个红色法治文化阵地,“谢觉哉:新中国司法制度的奠基者”红色法治文化展。建成特色鲜明、功能齐全、互动性强的5个大型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其中兰州市城关区法治文明实践中心、兰州市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基地被评为“第一批全省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实施法治文化“一地一品”工程,创新探索“法律外卖进万家”“法律快递进小区”“乡村普法大篷车”“法治公交线”等普法新形式,不断提高法治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加强法治文化创作。结合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组织普法志愿者广泛开展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加大法治微视频创作力度,2021年以来,全市范围内创作法治宣传类微视频480部,获得省级奖励22部,市司法局连续两届获得优秀组织奖。

加强法治文化传播。积极打造“法润黄河少年”广播进校园栏目、“小兰说法”线上品牌,广泛推行“互联网+法治宣传”,构建“云普法”法治宣传微矩阵。以“金城法云”普法平台为牵引,联动全市各普法网站、微信公众号,构建法治宣传微矩阵,形成普法信息市、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多维度推广的宣传模式。

“四项工程”深化多层次依法治理

广泛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工程。积极开展全国、省、市、县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四级创建,创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13个,“全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142个,重点打造8个“头雁式”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以“头雁”带动“群雁”,实现全市民主法治创建水平整体提升。

实施“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在鼓励村(社区)干部、人民调解员、“五老”人员加入的同时,鼓励社区驻守干部、驻村工作队、基层网格员加入“法律明白人”队伍,全市培养基层“法律明白人”3750人,开展“法律明白人”线上线下培训3478余场次,全面提升“法律明白人”业务能力水平,使其成为乡村振兴“领跑员”和“护航员”。

实施“学法用法示范户”培育工程。有针对性地解决基层普法宣传“最后一公里”问题,推动法治理念,法治方式、法治服务进村入户。截至目前,全市培育乡村学法用法示范户339户。

实施“特色法治乡村”建设工程。充分结合本地红色文化、旅游发展、产业发展等地方特色,在全市开展特色法治乡村建设,以点带面逐步实现全市法治乡村建设“一村一特色、百村百面貌”。截至目前,全市打造特色法治乡村3个。

依法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组织开展“百万警进千万家”等活动,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组织作用,做好和解、调解、信访、仲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诉讼有机衔接的多元纠纷化解工作。全市现有各级调解组织1308个,截至2022年底,针对可能产生的各类矛盾纠纷,开展矛盾纠纷调解6385件,矛盾化解率达99%,做到矛盾纠纷排查“不懈怠”。

驻足回眸、砥砺前行,承载果实与喜悦的“八五”普法中期,一项项普法惠民工作落地,一条条普法创新经验在全省乃至全国推广,一个个法治品牌亮点层出不穷,《宪法》至上、守法光荣的浓厚氛围逐步形成,良好的法治环境已成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增速剂”。

责任编辑:高富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