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
新时代刑侦线上的“尖刀战士”
——记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张怡
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杨丹
从警10年来,他时刻牢记人民警察的光荣使命,在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征途上,在合成研判支撑破案的实践中,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场上,奋勇争先、主动作为,以精湛的业务能力、过硬的工作作风,高质量地完成组织交付的各项任务。他,就是兰州市公安局刑事警察支队电信网络犯罪侦查大队副大队长张怡,堪称新时代刑侦线上的“尖刀战士”。2022年8月30日,他被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称号。
抽丝剥茧
打开侦破网络犯罪“突破口”
“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从警以来,每年出差在外办案的时间达5个月以上。”说起办案,张怡对2018年12月起参与侦办的“2·12”特大“套路贷”专案至今记忆犹新。他说:“该案47.5万名受害人中涉及我省的受害者3万余人。由于当时各部门对‘套路贷’案件认识尚不统一,侦办此类案件没有经验可循,寻找案件的突破口成为关键。”
介入前期侦查,张怡从1317个APP软件、1300万条网贷信息中剥出3起线索清晰、管辖明确、证据完整的案件,为全案侦破打开突破口。侦办过程中,他和战友辗转陕、浙、皖多地,破获刑事案件127起,查获现金2500余万元、金条170余公斤,查封、冻结、扣押涉案财物价值总计21.08亿元。
8月30日,张怡荣获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称号。
作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以来我省侦办的涉案人数最多、涉及范围最广、督办级别最高、打财断血最多的涉黑专案,全国唯一审判的以网络手段实施的涉黑案件,该案的办理不仅推动了刑事侦查取证由传统的人证、物证向电子数据证据的跨越和打击信息领域犯罪的立法进程,还为全国打击此类犯罪开创了先河。
全链条打击
守护好老百姓的“钱袋子”
2020年8月,张怡成为合成作战指挥中心高级分析研判师。此后,他踏上了带领团队全链条生态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新征程。
2021年2月,兰州市公安局西固分局接到受害群众寇某报案,称其经人介绍使用了名为“千寻plus”的炒股APP进行所谓的股票交易,一个月内先后向对方转账205万元。后来,发现平台交易使其亏损80万余元,剩余欠款也无法提现,便联系该公司退款,被拒后报警。
接报后,张怡深度研判,认为该案属于变异的荐股类诈骗。犯罪嫌疑人采用真实股票市场交易作为诱饵,再用程序漏洞蚕食被害人本金,类似的受害人已遍布全国各地。但因证据判定上具有一定的迷惑性和隐蔽性,案件一时难以定性,前期侦办存在重重困难。
不分昼夜泡在数据海洋里,在张怡和团队的研判数据支撑下,犯罪嫌疑人的组织架构和犯罪手段逐渐清晰。专案组在四川成都、湖南怀化、福建福州三地统一收网,破获涉及全国20多个省区市案件200余起,实现了对“吸粉”“金主”“技术”整个犯罪网络的全链条打击。该案是兰州市公安机关2021年首次全链条打击电信网络犯罪的典型案例,也是全省公安机关对新、奇、特高度变异电诈案件研判打击的首起案件。
近年来,张怡直接参与指导破获的一批重特大案件,助力全市创造了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发案同比下降29.21%,抓获犯罪嫌疑人数同比上升37.79%,紧急止付资金同比上升92.9%,冻结资金同比上升86.3%,返还受害人资金同比上升91.18%的优异成绩。
探索创新
为疫情防控提供“定盘星”
面对疫情防控工作中流调溯源工作强度大、数据来源杂、对口部门多等难题,张怡带领团队大胆探索实施聚合人员强研判、聚合权限强支撑、聚合职能强实战“三个聚合”的流调方法。
抽调网安、技侦、科通、刑侦等部门业务骨干,组建大数据流调专班,全力做好涉疫人员追踪核查落地等工作。主动申请赋予60余个数据平台高等级权限,汇聚旅馆、居住人口、机动车轨迹、人卡、车卡等数据库,同时积极联动支付宝、美团、微信等社会数据资源,实现落查溯源更精准、更高效。建立卫健、疾控、工信等部门对接联动机制,进一步优化指挥体系、压减调度层级,为精准高效开展流调溯源抢得先机。
面对流调溯源中的海量数据,张怡积极创新方法思路,搭建研发“涉疫人员信息精准流调排查模型”“身份信息关联补充模型”等11个模型。
2021年10月,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对兰州公安流调溯源工作机制建设运行情况、方法措施和取得的成效给予了充分肯定。“我们先从海量数据中提取有价值信息,再精准推送预警指令,确保在源头排查、防控、监测中‘耳聪目明’。”合成作战指挥中心负责人介绍说:“疫情防控工作中,通过模型预警下发指令数据4万余条,为相关单位精准开展工作提供了‘定盘星’。”
责任编辑:高富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