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
网上作战的“键盘神探”
——记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刘锋军
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苗丰俊
22载从警岁月,他无怨无悔地坚守在“网络卫士”岗位,多次参加全省重大疑难案件的会诊侦破工作,多次立功受奖,被大家称为网上作战的“键盘神探”。他就是嘉峪关市公安局网络安全保卫支队支队长刘锋军,2017年被人社部、公安部评为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2019年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全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称号,2022年8月30日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称号。
从警以来,刘锋军持续自学网络前沿知识,潜心钻研网安专技业务,用键盘当枪、以鼠标当盾,让数据说话、以科技布防,把虚拟世界数以亿计的数据信息作为侦破案件的尖刀利刃,为案件侦破提供了强有力的网络技术支撑。截至目前,他组织和协助侦破各类刑事案件600余起,打掉犯罪团伙60多个。
网上作战屡破大案
刘锋军常说:“现在越来越多的犯罪借助网络实施,使得网络安全形势十分严峻,净化网络空间任务更加艰巨,但无论犯罪手段多么复杂,我们都会义无反顾地奋战到底,这是我们的责任和使命!”
刘锋军深入社区为居民群众宣讲电信网络诈骗惯用伎俩。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苗丰俊 摄
2015年10月,作为“10·21”电信网络诈骗专案组资深侦查员,刘锋军坚持“打源头、抓上线、捣窝点、摧网络”的破案理念,探索创新“多警联动、合成作战、源头打击、顺线追查”的打击“伪基站”新战法,先后转战兰州、长沙、桂林等地,成功打掉利用“伪基站”发送虚假信息进行诈骗的跨区域犯罪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14名,涉及全国各地案件近千起,受害群众900余人,涉案金额300余万元。此案作为典型案例在全省作经验交流,并在中央媒体专题播出。
2019年11月19日,7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嫌疑人的成功归案,这是继“9·09”“10·16”民族资产解冻特大电信网络诈骗案后,刘锋军协助破获的又一起特大电信网络诈骗案,为全省民族资产解冻诈骗案开了先河。中央电视台以《嘉峪关市警方辗转多省连续破获三起民族资产解冻特大电信诈骗案》为题,播发新闻报道,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好评。
在同事眼中,刘锋军有着对网络安全“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执着,有着为海量数据“消得人憔悴”的坚守,为了破译案件信息,他经常通宵达旦地盯着电脑,在繁杂的数据海洋里与不法分子比拼智慧、奋战到底,让网络虚拟世界更安全更清朗。
寻踪觅迹护网净网
刘锋军始终将护网净网、依法治网作为工作重心,防范和跟踪网络上各种不良行为及违法犯罪活动,貌似无形的网络犯罪,在他的火眼金睛下无所遁形,看似波澜不惊的案头,涌动着惊心动魄的较量。
2014年5月,刘锋军带领网上侦查组参与公安部发起的“3·20”专案集群战役,通过数据碰撞比对、分析建模、精准研判,从近200G的数据中破译发现了看似正常实则暗藏猫腻的交易,敏锐地意识到“这都是虚拟交易,后台有虚拟资金注入,有‘操盘手’控制价格涨跌”。在抽丝剥茧找到“操盘手”后,侦查组巧妙摸到设在外省的4个诈骗窝点,绘制公司机构和人员分布图,成功抓获犯罪嫌疑人。180多名不明真相的受害人在案件侦破后,才知自己被骗,挽回损失330多万元。
聪者听于无声,明者见于未形。刘锋军在网络虚拟世界默默值守,持续提升线索发现、全程追溯、证据固定、依法打击的能力,在那些毫无规律可言的线索中寻找蛛丝马迹,为打击网络犯罪链条、营造清朗网络空间贡献自身力量,成为一名守护网络安全的“幕后英雄”。
从警岁月不忘初心
从警22年,刘锋军从意气风发到两鬓斑白,从身姿挺拔到步履蹒跚,始终默默无闻、任劳任怨地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和热血。他说:“当警察是苦了点、累了点,可心里踏实,觉得人生有意义。”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刘锋军立足岗位优势,对相关信息开展深度研判分析,积极支撑流行病学调查。疫情防控初期,面对出入卡口人工纸质核对通行效率低、基础信息遗漏、人员研判不及时、接触式疫情感染风险等难题,刘锋军主动请缨,带领网安民警研发“返嘉来嘉人员手机扫录二维码信息登记系统”,建立“两站一场、三卡点”“留观人员宾馆”“发热门诊”“社区进入登记”四大场景的二维码登记库,以信息化手段有力支撑策应了全市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工作大局。
由于长期不规律的饮食作息,使刘锋军患上了肠胃疾病,头发大面积脱落,膝关节也有严重滑膜炎,有时连正常行走都极为困难,但他仍带病战斗在侦查破案一线。2021年11月,省委组织部通知他作为优秀公务员代表赴海南休假疗养,但他放弃疗养机会义无反顾地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一次次临危受命,破译一个个难以解开的谜团;一次次分析研判数据,用专业的侦破侦查思维,支撑破获一起起大案要案。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刘锋军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为民服务的初心使命和人民警察的铮铮誓言。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