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做社区矫正安置帮教拓荒牛 ——记全国司法行政系统先进工作者王永刚

发布时间:2022-08-21 23:11:53     来源:甘肃法制报

争做社区矫正安置帮教拓荒牛

——记全国司法行政系统先进工作者王永刚

新甘肃•甘肃法制报 记者 龚利芳

2018年,被省司法厅评为全省社区矫正工作先进个人;2020年,被司法部表彰为“新时代司法为民好榜样”;2021年,被庆阳市委政法委评为庆阳市政法系统十大英模;2022年,被庆阳市委宣传部评为“庆阳好人”;2022年,被评为“全国司法行政系统先进工作者”……合水县司法局社区矫正安置帮教股股长王永刚,用实际行动争做为民服务的孺子牛、社区矫正安置帮教工作的拓荒牛。

守正创新谋发展

工作中,王永刚始终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深钻细研相关法律和业务,推动社区矫正工作创新发展。他探索总结出“四个一、三评定”社区矫正工作法,形成独具特色的“合水模式”。起草编印了全省第一本社区矫正对象《教育学习读本》和《教育学习记录本》,设计制作了“社区矫正红马甲”公益劳动标志服,将陇东学院心理教育资源引入社区矫正安置帮教工作,创建了合水县第一个“安帮之家”品牌过渡安置基地,推出“十个一”创建模式,在合水县看守所建立庆阳市第一家社区矫正对象警示教育基地,在全体矫正对象中推行“传唱红歌、感恩社会”主题教育。这些举措为社区矫正对象学习、教育、帮扶、安置等注入了新动能。以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为切入点,坚持问题导向,扎实做好社区矫正教育整顿“后半篇文章”,查找社区矫正执法风险点,建立完善社区矫正执法规范化台账,制定出台社区矫正工作管理规定,制作出社区矫正档案样本,社区矫正执法规范化台账和档案样本在全市推广应用。

公正热心守平安

面对“两类人员”,王永刚坚定做法律的捍卫者、平安的守护者。

社区矫正对象熊某,因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年,缓刑三年,社区矫正期间不服从监管。为了维护法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王永刚会同司法所工作人员多次深入熊某居住地开展调查走访,动员家属劝其回归接受矫正,在努力无效后,及时提请法院撤销缓刑,协调公安机关将熊某上网追逃。收到熊某被西安火车站派出所抓获的信息后,第一时间同公安民警将熊某押解回合水县看守所收监。

邵某因盗窃罪刑满释放,属于典型的“三无”人员,过渡安置工作做不好,就有可能再次重新犯罪。本着“治病救人”的本能,王永刚在某旅馆为邵某登记落脚处,事后又协调民政部门为其落实最低生活保障金,帮助推荐就业。邵某工作生活稳定了,他悬着的心也放了下来。后来,邵某遇到法律上的事情总会向王永刚咨询,把他当成了亲人。有人笑问王永刚:“你为何对一名释放犯如此上心?”他说道:“帮助刑满释放人员顺利融入社会,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无私奉献铸忠诚

尽管王永刚已步入不惑之年,时间让他的头发出现斑白,但他对工作的热情和执着没有丝毫懈怠。自2020年突发疫情后,王永刚第一时间对社区矫正工作做出应急处置。尽管疫情形势严峻,但为了每一名刑满释放人员安全回家,王永刚冒着接回路上被感染、被隔离的风险,踏上了接刑满释放人员回家的逆行路。从2020年2月7日起,行程10多万公里,接回省内外刑满释放人员20多人。

2022年大年初一,在万家灯火团圆时,王永刚赶赴近千公里之外的金昌监狱将刑满释放的杨某接回家,遇到杨某家属不愿接受杨某的“冷面”后,他耐心细致地做工作,帮助杨某圆了团圆梦。开学季那天,杨某哭诉女儿1000元的学费无着落,王永刚当即转账,结果因杨某曾系诈骗犯,网警提示谨慎转账,最后王永刚仍坚持转去1000元。王永刚明白,自己给杨某的不仅仅是1000元,更是信任、是逐梦、是和谐、是希望。

近三年来,王永刚管理的100多名社区矫正对象和接回的200多名省内外刑满释放人员,全部实现“无缝衔接”,达到“零疫情”“零违规”和“零感染”目标。他舍小家顾大家,面对危险勇往直前,面对困难迎难而上,真正践行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责任编辑:高富强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