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分止争解民忧 无悔付出保平安
——记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张典忠
张典忠——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甘肃省优秀人民调解员、甘肃省特殊人群服务管理工作先进工作者,现任永昌县司法局河西堡司法所所长兼镇政法办副主任。
勤奋学习 学以致用解民忧
在基层人民调解工作的不断深入实践中,张典忠深刻认识到,打铁还需自身硬,干好基层人民调解工作,必须不断加强各项政策及法律法规的学习。为此,他特别认真学习了人民调解工作涉及的各项政策、法律法规,利用工作之余,参加了甘肃政法学院的函授学习,取得了法学专业的本科学历,储备了较丰富的法律知识。
在学习上的付出给张典忠的工作带来了丰厚的回报,他在民事纠纷调解中能正确运用法律,纠纷调处率一年比一年高,调解的效果也一次比一次好。在多年的民调工作中,张典忠总结提炼出“八心”工作法,即“服务群众,用诚心;公益道德,用热心;受理案件,用实心;法律援助,用真心;矛盾排查,用细心;贴近民生,用爱心;对待名利,用淡心;关注社会,用责任心”。张典忠用行动和汗水赢得了村干部及广大群众越来越多的认可和赞誉,干调解工作的信心和劲头也越来越足了。
坚守岗位 无悔付出显成效
从解决一起老人赡养问题后,张典忠更加坚信作为一名基层司法行政人员,能为孤寡老人帮帮忙、能为留守妇女儿童撑把伞,能为群众做一些实事,他觉得很自豪也很光荣。在南坝工作的10多年中,平时上下班吃住都在乡上,根本顾不了家。同时,由于矛盾纠纷突发性特点,在节假日不休息也是家常便饭。家中70多岁的父亲和年幼的孩子都由干个体的妻子照料,妻子忙不过来,时常把孩子留在家里。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2008年7月的一天,年仅5岁的孩子从三楼家中的窗户摔了下来,造成骨盆粉碎性骨折,经多方治疗,孩子虽幸运地康复了,但张典忠深深地感到愧对孩子、愧对妻子。孩子出事后,乡上领导、干部、群众来看望的那份真情厚意,想到南坝乡多年被县委、县政府命名为“平安乡镇”,想到自己只做了自己该做的事,组织却给了很多荣誉,多次被省、市、县表彰奖励,内心又感到无比的欣慰和自豪。
多年来,在张典忠和广大调解员的认真努力下,在河西堡镇党委、镇政府和上级业务部门的正确领导及精心指导下,全镇矛盾纠纷调处工作成效明显,每年调处纠纷300余起,调解成功率达到98%以上,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工作目标。镇调委会被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授予“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荣誉称号,司法所被司法部评为“全国先进司法所”。
心系群众 创新思路解纠纷
为了从源头上预防矛盾纠纷,张典忠始终坚持“预测走在预防前,预防走在调解前,调解走在激化前”的人民调解工作思路,严格落实镇一月一次,村、社区一周一次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例会,认真分析研判多发性、易发性矛盾纠纷发生的规律和特点,对影响全镇社会稳定的重大疑难矛盾纠纷,实行党政领导包案化解,挂牌督办,销号化解,做到矛盾纠纷早发现、早控制、快调处,把矛盾纠纷及时消灭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最大限度防止和避免矛盾激化或诱发新问题。
2017年7月的一天,村上信息员汇报有一群披麻戴孝的人欲在该村李某门前摆花圈,搭灵堂,双方家属情绪激动,随时有引发械斗的可能。情况紧急,张典忠立即带领司法所工作人员赶赴现场。到达现场后,一位戴孝的大姐一下抱住了他的大腿,声嘶力竭地说:“是他害了我的娃,我要他偿命。” 张典忠一边搀扶大姐,一边和工作人员劝慰大姐及其亲属,等他们情绪稍事稳定后,张典忠对大姐及其亲属说:“如果你们相信政府,就请你们立即搬走花圈,拆除灵堂,司法所替你们调解矛盾纠纷。”由于司法所的及时介入,避免了双方矛盾纠纷的进一步激化,同时张典忠积极深入双方当事人家中了解事情原委,讲解法律法规,争取双方最大的谅解和宽容。原来,宗家庄村的省某夫妇只有一个孩子省某某,当年只有20岁。事发前,河西村的铁匠李某托同村人找修建彩钢厂房的帮工,省某某欣然前往。但就在事发前一天中午,下班后的省某某感觉身体不适,李某及工友立即开车送省某某前往医院检查,由于事发突然,省某某在送往医院的途中不治身亡。随后,双方家属因省某某死亡赔偿达不成一致意见,就发生了前面省某及亲属在李某房门前摆放花圈,摆设灵堂,想通过人多势众给对方施压以获高额赔偿款的场景。在随后的调解中,张典忠带领司法所工作人员和涉事村调解员多次深入施工现场调查相关证人、核实相关情节、咨询相关部门,历时1个多月,经过6次调解,最终化解了矛盾纠纷,使一起群体性事件得以圆满解决。该调解案件因事件典型、调解效果良好,于2018年被中央电视台拍摄成普法宣传片。(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龚利芳)
责任编辑:高富强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